
古指邮驿总站。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故世为谚曰‘思都邮,斩令头’云。” 刘琳 校注:“邮,驛站;都邮,盖邮驛总站之意,此指 成都 。”
都邮是汉语中的历史官职名称,指古代负责监察、巡察地方政务的官员,主要职能为监督地方官吏、传递政令及上报民情。其释义与历史演变如下: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都邮”即“督邮”,是汉代至明代设置的郡级属官,掌督察属县、宣达教令、案验刑狱等职责,具有监察与行政双重属性。该官职常见于汉、魏、晋时期,后世逐渐演变或废止。
都邮代表郡守巡察属县,考核官吏政绩,纠举不法行为。《后汉书·百官志》载:“督邮掌监属县,有违政法度者,察而罪之。”其职权涵盖司法监督与吏治整顿。
作为郡县间文书传递的关键节点,都邮负责上传地方民情、下达中央政令,兼具沟通中央与地方的作用(《通典·职官典》)。
“都邮”一词源于“督邮”,因音近而通假。汉代为常设官职,至唐代职能逐渐被观察使、巡察使替代,明代正式废除(《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其名称反映了古代邮驿与监察制度的结合,后成为历史专有名词。
古籍原文佐证
《后汉书·陶谦传》载:“太守张磐,同郡先辈,与谦父友,谦耻为之屈。尝遣都邮徼事,谦以属吏知之,自讼于磐。”
《通典·职官十五》:“督邮,汉有之,掌监属县。”
参考来源
“都邮”是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都邮”指古代邮驿总站,是邮递系统的核心枢纽。该词最早见于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的谚语“思都邮,斩令头”,刘琳校注指出“都邮”即邮驿总站,特指成都的邮驿中心。
需注意“都邮”与官职“督邮”的区别:
现代汉语中,“都邮”一词已不常用,仅在历史文献或方言研究中出现。例如成都邮政业务发展研究中,曾提及“都邮”作为历史概念的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督邮”官职的职能或相关典故,可参考《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及汉代职官制度研究。
帮身保障背光性边衅残灯末庙曹郎岑嵒朝中措大刀阔斧答教倒寿钓纶冬卿冻肉多话梵心纷纷籍籍伏小高下在手官治雇山河伯使者河濆豁达大度桀誖掎跖喹啉了乌船廉耻连界利己磷磷六一老乱性乱子马骡曼睇孟戏冥顽不灵哝哝唧唧呕吼苤蓝贫弱青桂勤快期颐阮生涕商山绍袭生禄身外之物失喜耍死狗隋窳所伤贪扣推口瓦面乡关斜风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