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箪食瓢飲的意思、箪食瓢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箪食瓢飲的解釋

[poor;live simply on a bamboo dish of rice and a gourd of drink] 用箪盛飯吃,用瓢舀水喝,舊指安貧樂道,也指生活貧苦

而顔淵箪食瓢飲,在于陋巷。——《漢書·貨殖傳》

詳細解釋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 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 也!”後用為生活簡樸,安貧樂道的典故。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韋令公臯》:“妾辭家事君子,荒隅一間茅屋,亦君之居;炊菽羹藜,簞食瓢飲,亦君之食。” 唐 毛傑 《與盧藏用書》:“必何雞鳴狗盜,始資僥倖之能;簞食瓢飲,不顧清虛之用!”亦省作“ 簞瓢 ”。 漢 班固 《答賓戲》:“ 顔 潛樂於簞瓢, 孔 終篇於西狩。” 唐 權德輿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詩:“二紀樂簞瓢,煙霞暮與朝。” 清 趙翼 《敝廬将圮稍事修葺詩以落成》:“陋稱簞瓢居巷内,貧真樓閣造空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箪食瓢飲”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具體含義及解析如下:

一、出處與字面義

該成語出自《論語·雍也》,原文為孔子稱贊弟子顔回:“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其中:

二、引申含義

形容安于清貧、崇尚簡樸的生活方式,尤其強調在物質匮乏時仍保持精神上的滿足與高尚追求。例如《人民日報》曾用其描述革命先烈陳延年“自己過着箪食瓢飲的清貧生活,卻積極支持社會運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使用特點

  1. 褒義語境:多用于贊美人安貧樂道、專注精神追求的品質,如文人雅士或品德高尚者;
  2. 程度強調:比“粗茶淡飯”更凸顯生活條件的極端簡陋,且帶有主動選擇的意味;
  3. 搭配對象:常與“陋巷”“不改其樂”等表達精神境界的詞彙連用。

五、現代應用示例

當代學者雖非貧困,卻常以“箪食瓢飲”自勉,提醒自己遠離物欲、專注學術。

通過《論語》原文與曆史人物的實踐,這個成語已成為中華文化中“物質簡樸、精神豐盈”的象征性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箪食瓢飲》這個詞是形容生活簡樸、飲食簡單的意思。它由4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竹)、瓦(瓦器)、示(礻,禮節)和食(食物)。總共有15個筆畫。《箪食瓢飲》一詞源自中國古代文獻《論語》,原指貧窮的生活狀況。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簞食瓢飲」。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箪」字在古代寫作「簞」,表示一種竹質容器,用來盛放食物。而在現代,「簞」已經被「箪」取代。另外,「飲」字在古代寫作「飮」,表示喝水或飲食。 以下是《箪食瓢飲》在句子中的使用示例: 1. 他過着箪食瓢飲的生活,但心态依舊樂觀向上。 2. 雖然他生活着簡單的箪食瓢飲,但他享受着内心的甯靜。 與《箪食瓢飲》相關的組詞有「箪食」、「瓢盂」等。近義詞包括「艱苦樸素」、「清苦」等,它們都指的是簡單而樸素的生活。相反地,反義詞包括「豐衣足食」、「奢華浪費」等,它們描述的是富裕和浪費的生活方式。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