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箪食瓢飲的意思、箪食瓢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箪食瓢飲的解釋

[poor;live simply on a bamboo dish of rice and a gourd of drink] 用箪盛飯吃,用瓢舀水喝,舊指安貧樂道,也指生活貧苦

而顔淵箪食瓢飲,在于陋巷。——《漢書·貨殖傳》

詳細解釋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 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 也!”後用為生活簡樸,安貧樂道的典故。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韋令公臯》:“妾辭家事君子,荒隅一間茅屋,亦君之居;炊菽羹藜,簞食瓢飲,亦君之食。” 唐 毛傑 《與盧藏用書》:“必何雞鳴狗盜,始資僥倖之能;簞食瓢飲,不顧清虛之用!”亦省作“ 簞瓢 ”。 漢 班固 《答賓戲》:“ 顔 潛樂於簞瓢, 孔 終篇於西狩。” 唐 權德輿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詩:“二紀樂簞瓢,煙霞暮與朝。” 清 趙翼 《敝廬将圮稍事修葺詩以落成》:“陋稱簞瓢居巷内,貧真樓閣造空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箪食瓢飲”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形容生活極其清貧簡樸。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本義與字詞解析 •箪(dān):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漢語大詞典》釋為“古代用以盛飯的圓形竹器”。

•食(sì):此處指飯食、食物。

•瓢:剖開葫蘆制成的舀水或盛酒器具。《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為“用葫蘆或木頭制成的舀水器具”。

•飲:指飲用水。

字面組合:一箪飯食,一瓢清水,指最基礎的飲食需求。

二、典故出處與引申義 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核心含義:原指孔子稱贊弟子顔回安于清貧、專注求學的精神,後引申為甘于貧苦生活的高尚節操。

•現代用法:形容物質生活極其簡樸,強調精神追求超越物質條件。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形容生活清貧。語出《論語·雍也》。”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喻指簡樸清貧而自得其樂的生活狀态。”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承載儒家“安貧樂道”思想,強調在物質匮乏中堅守精神富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士人品格的象征。其價值不僅在于描述貧困狀态,更在于頌揚淡泊名利、專注志向的人生态度。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 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2017.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箪食瓢飲”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具體含義及解析如下:

一、出處與字面義

該成語出自《論語·雍也》,原文為孔子稱贊弟子顔回:“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其中:

二、引申含義

形容安于清貧、崇尚簡樸的生活方式,尤其強調在物質匮乏時仍保持精神上的滿足與高尚追求。例如《人民日報》曾用其描述革命先烈陳延年“自己過着箪食瓢飲的清貧生活,卻積極支持社會運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使用特點

  1. 褒義語境:多用于贊美人安貧樂道、專注精神追求的品質,如文人雅士或品德高尚者;
  2. 程度強調:比“粗茶淡飯”更凸顯生活條件的極端簡陋,且帶有主動選擇的意味;
  3. 搭配對象:常與“陋巷”“不改其樂”等表達精神境界的詞彙連用。

五、現代應用示例

當代學者雖非貧困,卻常以“箪食瓢飲”自勉,提醒自己遠離物欲、專注學術。

通過《論語》原文與曆史人物的實踐,這個成語已成為中華文化中“物質簡樸、精神豐盈”的象征性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安弓背群博枭超救吹齑脣呡出氣詞誼村妻大家夥耽溺打前站德淺行薄墊腳凳點累冬小麥敦水繙援廢物利用宮宷宮櫂歸華瞽曠骨匣顧景慚形賀監恒所合群虹映畫鞞花蹄尖嘴縮腮界滿計局荊葵金髇盡意均壹硿硿口是心非朗讴李恂被冒繃慕義逆境破馬锲刀輕渎青墩清平沙魇設纚攤徵桃蟲題覆統合讬事亡卒桅竿習故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