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衡扼的意思、衡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衡扼的解釋

見“ 衡軛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衡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和用法不同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權威資料辨析:


一、字面含義與詞源

  1. 拆分解釋

    • 衡:本義指秤杆,引申為衡量、平衡()。在古漢語中,也指車轅前端的橫木,如《莊子·馬蹄》提到“加之以衡扼”()。
    • 扼:意為用力掐住或控制,如“扼守”“扼制”()。
  2. 組合詞義
    “衡扼”原指車轅前的橫木(衡)和架在馬頸上的曲木(扼),合稱“衡轭”,後寫作“衡扼”()。例如《莊子》等古籍中的用法()。


二、引申與成語用法

  1. 比喻義
    從車具部件引申為“控制、束縛”,常用于描述對局勢或資源的掌控。例如:“衡扼資源分配”指精準調控資源()。

  2. 成語含義
    在《查字典》等工具中,“衡扼”作為成語時,表示“局勢緊張、危急,需果斷掌控”。例如:“關鍵時刻需衡扼全局”()。


三、常見混淆與辨析


四、總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衡扼

「衡扼」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衡」是一個多音字,主要有衡量、平衡的意思;「扼」則有阻止、控制的含義。合在一起,「衡扼」表示阻止或者控制某種情況或者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衡」的部首是「行」,總共有12個筆畫;「扼」的部首是「手」,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衡扼」一詞最早出自《漢書·項羽本紀》:“今王且扼井陉以固西門,則決河陽兵馬”,意為“現在王應該阻止井陉以鞏固西門,然後再解決河陽的兵馬問題”。從此以後,「衡扼」就成為阻止或控制某種情況的意象。

繁體

繁體字中的「衡扼」保持原漢字的形狀,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有所不同。以「衡扼」為例,「衡」字在古代的寫法是「⿸⺪行」,而「扼」字在古代的寫法是「⿻又手」。

例句

1. 他在關鍵時刻做了一個英勇的舉動,成功地衡扼住了突發狀況。

2. 這個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衡扼住社會矛盾的蔓延。

組詞

1. 衡量:對事物進行評估或判定。

2. 衡陽:中國湖南省的一個城市。

近義詞

阻止、控制、抑制、遏制

反義詞

放任、放松、寬容、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