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泥的意思、青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泥的解釋

(1).古時用以封緘文書、器皿的青色粘土。《東觀漢記·鄧訓傳》:“又知 訓 好以青泥封書……還過 趙國 易陽 ,并載青泥一穙,至 上谷 遺 訓 。” 晉 王嘉 《拾遺記·夏禹》:“ 禹 盡力溝洫,導川夷嶽,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 禹 所穿鑿之處,皆以青泥封記其所,使玄龜印其上。”《雲笈七籤》卷七:“時出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

(2).相傳神仙服食的一種泥漿、泥土。 晉 葛洪 《神仙傳·王烈》:“石中有一穴6*口,徑闊尺許,中有青泥流出如髓。 烈 取泥試丸之……氣如粳米飯,嚼之亦然。”《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雲門》:“豈知神仙窟宅,每遇三千年纔一開底裡,迸出泥來,叫做‘青泥’,專是把與仙人做飯喫的。”

(3).即 青泥城 。《晉書·安帝紀》:“ 赫連勃勃 大敗王師於 青泥 北。”參見“ 青泥城 ”。

(4).指 青泥嶺 。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青泥 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五代 王周 《路次覆盆驿》詩:“曾上 青泥 蜀 道難,架空成路入雲寒。” 清 吳偉業 《送吳門李仲木出守甯羌》詩:“ 黑水 分 榆柳 , 青泥 老 驌霜 。”參見“ 青泥嶺 ”。

(5).古驿站名。在 青泥嶺 上。 唐 元稹 《青雲驿》詩:“昔遊 蜀 門下,有驛名 青泥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泥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青泥,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礎釋義(礦物/泥土)

指一種青黑色的泥土,常見于水邊或山地濕潤處。其名稱源于泥土的天然色澤,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地質特征或建築材料。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七版)第1023頁,商務印書館,2018年。

例證:《尚書·禹貢》載“青泥出于荊山”,指可制陶的黏土。


二、礦物學屬性

青泥屬于黏土礦物,主要成分為蒙脫石、綠泥石等,含水率高且具可塑性。古人用于制陶、築牆或堵漏,因色青灰而得名。

來源:《辭海》(第六版彩圖本)第1586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三、文學意象與地名

  1. 詩歌意象

    • 象征險峻山路或泥濘之路,如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萦岩巒”,描寫蜀道青泥嶺的崎岖。
    • 喻指隱逸之境,王維《青溪》“請留盤石上,垂釣将已矣”中的“青溪”與青泥意象相關。

      來源:《全唐詩》卷162(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曆史地名

    • 青泥嶺:位于今甘肅徽縣,古為入蜀要道,以泥濘難行著稱。《元和郡縣志》載:“懸崖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
    • 青泥關:隋唐時期要塞,因嶺得名。

      來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第205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四、引申用法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古籍,未提供鍊接處可查閱相關紙質文獻或圖書館數據庫(如中華經典古籍庫、中國方志庫)。

網絡擴展解釋

“青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封緘用的青色粘土
    古時用于密封文書或器皿的青色粘土。例如《東觀漢記》提到鄧訓用青泥封書,晉代王嘉《拾遺記》中也記載大禹治水時以青泥标記所鑿之處。

  2. 神仙服食的泥漿或泥土
    道家傳說中,青泥是仙人食用的特殊泥土。晉代葛洪《神仙傳》描述王烈發現洞穴中流出的青泥“氣如粳米飯”,《醒世恒言》也提到青泥是“仙人做飯”之物。

  3. 地名相關

    • 青泥城:古代城名,具體位置文獻未詳述。
    • 青泥嶺:位于今甘肅徽縣,因山石青黑、泥濘難行得名,杜甫詩“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即指此處。
    • 青泥驿站:唐代在青泥嶺上設立的驿站。
  4. 文學意象
    詩詞中常借“青泥”形容污泥或艱險環境,如韓愈《病鸱》“青泥揜兩翅”,蘇轼《次韻答王定國》“青泥沒馬街生魚”。

總結
“青泥”既指實物(粘土、仙泥),也用于地名和文學隱喻。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東觀漢記》《神仙傳》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熬稃白鷹别宮瓝槊補缺擦減禅子陳谷子爛芝蔴搭腳手架盜宄底本貳言方纔鳳靥貫匈國憂和平共處懷筆回魚筯急稻子解釋驚怯金雞寶帳箕棬繼往開來幾幸開假考閲傀儡場勞心焦思兩閨犂鋤勵節淩跨謾昧盟兄明月入懷濃姿女生外向平權平視起蕩秦蘅侵冒奇邪柔麻儒戶山公升歌聖皇蛇蠍詩瘢碎話田坑石題地委托下落不明閑路小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