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泥的意思、青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泥的解釋

(1).古時用以封緘文書、器皿的青色粘土。《東觀漢記·鄧訓傳》:“又知 訓 好以青泥封書……還過 趙國 易陽 ,并載青泥一穙,至 上谷 遺 訓 。” 晉 王嘉 《拾遺記·夏禹》:“ 禹 盡力溝洫,導川夷嶽,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 禹 所穿鑿之處,皆以青泥封記其所,使玄龜印其上。”《雲笈七籤》卷七:“時出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

(2).相傳神仙服食的一種泥漿、泥土。 晉 葛洪 《神仙傳·王烈》:“石中有一穴6*口,徑闊尺許,中有青泥流出如髓。 烈 取泥試丸之……氣如粳米飯,嚼之亦然。”《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雲門》:“豈知神仙窟宅,每遇三千年纔一開底裡,迸出泥來,叫做‘青泥’,專是把與仙人做飯喫的。”

(3).即 青泥城 。《晉書·安帝紀》:“ 赫連勃勃 大敗王師於 青泥 北。”參見“ 青泥城 ”。

(4).指 青泥嶺 。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青泥 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五代 王周 《路次覆盆驿》詩:“曾上 青泥 蜀 道難,架空成路入雲寒。” 清 吳偉業 《送吳門李仲木出守甯羌》詩:“ 黑水 分 榆柳 , 青泥 老 驌霜 。”參見“ 青泥嶺 ”。

(5).古驿站名。在 青泥嶺 上。 唐 元稹 《青雲驿》詩:“昔遊 蜀 門下,有驛名 青泥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泥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青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封緘用的青色粘土
    古時用于密封文書或器皿的青色粘土。例如《東觀漢記》提到鄧訓用青泥封書,晉代王嘉《拾遺記》中也記載大禹治水時以青泥标記所鑿之處。

  2. 神仙服食的泥漿或泥土
    道家傳說中,青泥是仙人食用的特殊泥土。晉代葛洪《神仙傳》描述王烈發現洞穴中流出的青泥“氣如粳米飯”,《醒世恒言》也提到青泥是“仙人做飯”之物。

  3. 地名相關

    • 青泥城:古代城名,具體位置文獻未詳述。
    • 青泥嶺:位于今甘肅徽縣,因山石青黑、泥濘難行得名,杜甫詩“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即指此處。
    • 青泥驿站:唐代在青泥嶺上設立的驿站。
  4. 文學意象
    詩詞中常借“青泥”形容污泥或艱險環境,如韓愈《病鸱》“青泥揜兩翅”,蘇轼《次韻答王定國》“青泥沒馬街生魚”。

總結
“青泥”既指實物(粘土、仙泥),也用于地名和文學隱喻。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東觀漢記》《神仙傳》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泥的意思

《青泥》一詞指的是顔色呈青色的泥土。青色的泥土通常寓意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此外,《青泥》這個詞也可以引申為代表一種氣質或特征,比喻一個人或事物具有純樸、堅定、堅韌不拔的性格。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青泥的部首是 "土",是由四個筆畫組成的。

來源和繁體

《青泥》一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最早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鹳雀樓》。在這首詩中,他描繪了壯麗的山河景色,其中提到了 "青泥何盤盤",意為青色的泥土盤旋綿延。後來,這個詞在文學創作中得到廣泛運用。

在繁體中,青泥的寫法為 "靑泥",而簡體中則演變為 "青泥"。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文獻和銘文中,可以見到 "青泥" 寫作 "靌泥"、 "靘泥"、"靑泥"、"青泥" 等多種寫法。

例句

1. 山河爛漫如彩繪,青泥繞過翠峰流。

2. 見青泥之堅韌,方知大地之果敢。

組詞

青泥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青泥小巷

2. 青泥公社

3. 青泥寶色

4. 青泥洞

近義詞和反義詞

青泥的近義詞可以是綠泥、翠泥,反義詞則可以是黃土、赤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