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講的意思、都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講的解釋

(1).古代學舍中協助博士講經的儒生。選擇高材者充之。《後漢書·丁鴻傳》:“ 鴻 年十三,從 桓榮 受歐陽《尚書》,三年而明章句,善論難,為都講。”《新唐書·叛臣傳·陳少遊》:“幼習 老子 、 莊周 書,為崇玄生,諸儒推為都講。” 清 吳偉業 《題西泠閨詠》之一:“絳紗弟子稱都講,碧玉才人本内家。”參閱 餘嘉錫 《論學雜著·都講》

(2). 魏 晉 以後,佛家開講佛經,一人唱經,一人解釋。唱經者稱都講,解釋者稱法師。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支道林 、 許掾 諸人共在 會稽王 齋頭。 支 為法師, 許 為都講。” 前蜀 貫休 《蜀王入大慈寺聽講》詩:“祗緣 支遁 談經妙,所以 許詢 都講來。”《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都講闍黎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轉。”

(3).謂演兵講武。《晉書·禮志下》:“古四時講武,皆於農隙。 漢 西京 承 秦 制,三時不講,惟十月都講。”一本作“ 都試 ”。參見“ 都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都講”一詞在漢語中具有特定含義,主要涉及古代宗教與文化領域。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佛教講經中的職位

    指寺院中協助高僧講經說法的僧人,負責提問、複述或闡釋經義。此角色常見于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佛寺講經活動。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319頁;《辭源》(修訂本)第三冊,第2426頁。

  2. 道教法會的主持者

    道教齋醮儀式中負責領誦經文、協調儀程的核心人物,需精通科儀與唱贊。

    來源:《中華道教大辭典》(胡孚琛主編),第512頁;《道藏》典籍《無上黃箓大齋立成儀》。


二、詞源與演變


三、文化意義

“都講”制度體現了古代宗教活動的規範化特征:


四、現代延伸用法

偶見于學術領域,喻指研讨會中引導讨論的協同發言人,但此用法屬非正式引申,古籍中無對應記載。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中華道教大辭典》及原始宗教典籍,未引用網絡來源以确保學術嚴謹性。如需進一步考據,建議查閱專業工具書或《大正新修大藏經》《道藏》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都講”是一個具有多重曆史含義的詞語,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

  1. 儒學教育中的角色
    在漢代及以後的官學體系中,“都講”指協助博士講授經典的優秀儒生,通常從學生中選拔高材者擔任。例如《後漢書》記載丁鴻十三歲時因“善論難”(擅長辯論疑難)被選為都講。

  2. 佛教講經制度中的分工
    魏晉時期佛教講經時,采用“都講”與“法師”協作的形式:都講負責唱誦經文,法師負責解釋義理。如《世說新語》提到支道林擔任法師,許詢擔任都講。

  3. 軍事領域的特殊用法
    在少數文獻中,“都講”也指代演兵講武的活動,屬于古代軍事訓練的别稱。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白璧青蠅便巧表章不此之圖長鲸陳誼赤骨肋綽綽有裕璗琫厄菑發昫廢址伏局關說桂枝郎汗粒黑天摸地紅派司畫地成牢見會囏危郊特交通樞紐結草銜環靜修金銀山幾神糾舉儁才穬麥酷熱蠟兒龍母馬克思列甯主義鮎魚凝思暖忽忽評論員啓白青精石飯清怨穹靈榮目肉飛眉舞睿明三十三天申審深崄束帶矜莊提心萬年曆挽送衛生廳惟肖蚊腳書污蔑相保校獵斜紅斜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