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金銀礦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其力雖強而不侵淩鄰邦,有金銀山而招别邦人來採,别邦人有能者,冊立為官,是其義也。”
(2).指紙锞聚成的高堆。 清 洪昇 《長生殿·哭像》:“疊金銀山百座;化幽冥帛萬張。紙銅錢怎買得天仙降?”
“金銀山”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金銀礦山
指蘊藏金、銀等貴金屬的礦山。這一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太平天國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提到:“有金銀山而招别邦人來採”,強調資源開發與外交政策的關系。
紙锞聚成的高堆
指祭祀時用紙錢、紙元寶等疊成的象征性山堆,常見于喪葬或宗教儀式。清代洪昇的《長生殿·哭像》中描述:“疊金銀山百座”,即為此意。
文學與詩歌中的運用
如近現代詩人金天羽在《秋感》中寫道:“慘淡金銀山鬼泣”,此處借“金銀山”暗喻財富與自然力量的交織。
清代章靜宜的《京口作》中“金銀山寺兩峰開”,則可能以山寺與金銀山的意象結合,表達地域特色。
現代引申義
當代語境中,“金山銀山”常與環保理念結合,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調生态資源的經濟價值。但需注意,“金銀山”與“金山銀山”在傳統和現代用法上存在差異,前者更偏向具體實物,後者多為比喻。
“金銀山”既可指代貴金屬礦藏或祭祀紙堆,亦在文學中承載象征意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句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
金銀山是一個成語,形容富有或財富不盡。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金(部首:钅,筆畫:8)銀(部首:钅,筆畫:8)山(部首:山,筆畫:3)。
該詞來源于古代傳說與寓言故事,意味着富有的財富或豐富的黃金和白銀。金銀山象征着財富和富裕。
在繁體中文中,“金”和“銀”字的寫法保持不變,而“山”字寫作“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沒有太多異同。金銀山的寫法在古代并未有太大變化。
以下是金銀山在句子中的例子:
1. 他賺了很多錢,現在變成了一個金銀山。
2. 這座城市曾是繁榮的金銀山,如今卻陷入了困境。
一些與金銀山相關的組詞包括:
1. 金銀財寶
2. 金銀珠寶
3. 金山銀山
金銀山的近義詞是:財富滾滾、寶貝如山
金銀山的反義詞是:貧窮如洗、毫無積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