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挽送的意思、挽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挽送的解釋

引喪車送葬。《後漢書·鄧骘傳》:“将葬,有司復奏發五營輕車騎士,禮儀如 霍光 故事,太後皆不聽,但白蓋雙騎,門生輓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挽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ǎn sòng,其核心含義為牽引喪車送葬,屬于古代喪葬禮儀中的特定行為。以下為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單字解析

  1. 挽(wǎn)
    • 本義為“牽引、拉”,如“挽車”“挽弓”;
    • 引申為“哀悼”,如“挽歌”“挽聯”。
  2. 送(sòng)
    • 指“護送、伴隨”,如“送葬”“送行”;
    • 也含“贈别”之意,如“送别”“送終”。

曆史出處與用法


例句與延伸


“挽送”是結合“牽引靈車”與“護送安葬”的複合詞,既體現動作,也承載哀悼情感。其含義可通過單字拆分、文獻例證及文化背景綜合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挽送

挽送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它有兩個基本含義。一種意思是指人們為送别離去的人或物而表達悲傷、追思和祝願的行動。另一種含義是指努力挽回即将失去的人或物。下面将從不同角度對這個詞進行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成部首的話,挽送可以被拆分為「手」和「彎」兩個部首。其中「手」部是一個辨識度較高的部首,意味着與手有關的含義。而「彎」部則表示形狀或動作的曲線。可以看出,「挽送」的含義與手的動作有關。

挽送的筆畫總共13畫。這個詞的複雜構造使得它的寫法既有一定難度,又有一種獨特之美。

來源和繁體

挽送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出寺,聞有吳公子守孔子宮,遽行,適中道曲,而使人以帻挽送于車前。”這段話描述了孔子離開孔廟時,有人用帻(即頭巾)來挽送他。所以,挽送這個詞最初意味着送别有離去的人或物。

在繁體字中,挽送保留了簡體字的寫法,沒有進行太大的變化。所以,無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保持了相同的形狀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挽送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異。挽送的古體字是「輓送」,其中「輓」是由「車」和「宛」兩個部首組成。這個寫法強調了送别過程需要用車接送的意思。

例句

1. 他們來到機場,為了挽送親人的離去,眼含淚水。

2. 我們挽送着年少的悲傷,迎接未來的希望。

組詞

挽送的相關組詞有:挽留、挽救、挽回。

近義詞和反義詞

挽送的近義詞有:送别、辭别。

挽送的反義詞有:歡送、迎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