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蠟兒的意思、蠟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蠟兒的解釋

枇杷的别名。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中:“ 建業 間,園丁種梨曰蜜父,種枇杷曰蠟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蠟兒"是一個具有方言特色的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蠟燭的兒化稱謂

    指代小型或日常使用的蠟燭,常見于北方方言(如北京話、河北方言)。"兒"為兒化音後綴,體現口語化與親切感。

    來源:徐世榮《北京土語辭典》(北京出版社,1990年,第315頁)。

  2. 生命或事物的殘存狀态

    在俚語中比喻即将耗盡的事物,如"蠟頭兒"(殘燭)引申為"人的晚年"或"事物尾聲"。

    來源:陳剛《北京方言詞典》(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187頁)。


二、民俗文化中的隱喻


三、使用提示

該詞屬地域性口語,現代标準漢語較少使用,多見于方言文學或民俗研究。如需權威釋義,可進一步參考:


注:因"蠟兒"為方言詞,權威線上詞典收錄有限,建議結合紙質工具書深化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蠟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釋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解釋

蠟兒(拼音:là ér)是枇杷的别名。這一别稱源于宋代張端義的筆記《貴耳集》卷中記載:“建業間,園丁種梨曰蜜父,種枇杷曰蠟兒。”

二、命名背景

“蠟兒”可能因枇杷果實成熟時表皮光滑、色澤如蠟而得名,或是古代南京(建業)地區對枇杷的俗稱。同期文獻中,梨被稱為“蜜父”,枇杷則用“蠟兒”代指,推測與植物特性或方言相關。

三、相關擴展

  1. 詞性:名詞,屬植物類别名。
  2.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蠟兒”,多直接稱“枇杷”。
  3. 關聯詞彙:如“蠟丸”(古代蠟制的丸狀物)、“蜜父”(梨的别名)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宋代文獻中植物别名的文化背景,可參考、6的原文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辨志筆句不避斧钺不成話部使蟲蟻大卡瞪眙東戶獨具慧眼惡風訪冊風颷奉差分門别戶負逋輻條黻繡跟挂龜筒薅鋤鶴乘軒很傲懷瑾花間四友寋鄂僭竊交岔澆詭繼塵羁神蠟人鍊條理屈律谷密地榠樝内意齧齒目清放傾家蕩産屈處悫善榮暢三浣生人沈靖石麻試心酸杖撻架田巴鐵局讬後玩縮龌龊熱鮮枝小題大做新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