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表章的意思、表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表章的解釋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封建時代臣子呈交帝王的陳述意見的文字

詳細解釋

(1).同“ 表彰 ”。《漢書·武帝紀贊》:“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洛學》:“時上方崇厲 蘇氏 ,未遑表章 程氏 也。” 清 恽敬 《卓忠毅公遺稿書後》:“ 忠毅 授命於 建文 四年,其生平經濟氣節,前人已表章之,如日月之著矣。” 胡適 《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浒傳>序》:“他( 金聖歎 )又極力表章那沒有招安以後事的七十回本。”

(2).表明。《釋名·釋首飾》:“章甫, 殷 冠名也。甫,丈夫也,服之所以表章丈夫也。” 畢沅 疏證:“《太平禦覽》引作‘ 殷 以之表明丈夫也’。”

(3).奏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所以 魏 初表章,指事造實,求其靡麗,則未足美矣。” 宋 歐陽修 《太子賓客分司西京謝公墓志銘》:“時天子平 劉繼元 ,露布至,守臣當上賀,命 吳 中文士作表章,更數人,皆不可意。” 許地山 《春桃》:“昨天你背回的那一簍,早晨我打開一看,裡頭有一包是 明朝 高麗王 上底表章,一分至少可賣五十塊錢。”

(4).上奏章。 唐 康骈 《劇談錄·鳳翔府舉兵讨賊》:“唯 鳳翔 信耗不通,賊議興師緻讨,有奔來者具述其事,於是監軍與僚佐代為表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表章"是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的複合詞,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釋義可分為兩類:

一、指臣子呈遞君王的文書

該義項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記載的"表章奏議"制度,特指古代臣屬向帝王陳述政見的公文形式。《後漢書·胡廣傳》記載的"文吏試章奏"制度印證了這類文書在漢代官僚體系中的重要性。清代《四庫全書總目》将表章歸類于"奏議之屬",其文體特征包含骈俪文風與固定格式。

二、作動詞表示顯揚彰明

此用法可追溯至《尚書·堯典》"光被四表"的典故,《左傳·襄公十四年》"章明德"的表述更直接體現了表彰德行的功能。宋代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解"表章"為"顯而明之",強調其社會教化作用。明代《永樂大典》收錄的禮部文獻顯示,該詞多用于旌表忠孝節義。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呈現詞性轉換特征:漢代《鹽鐵論》既有"表章典籍"的動詞用法,唐代《通典》又載"表章五經"的名詞化表達,體現了漢語詞彙的活用特性。現代《辭海》将其列為曆史詞彙,主要應用于古代文獻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表章”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不同體現。根據權威資料綜合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同“表彰”
    指表揚、顯揚,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漢書·武帝紀贊》記載漢武帝“表章《六經》”,即推崇儒家經典。該用法強調對人物或事物的公開贊揚。

  2. 奏章(名詞)
    特指封建時代臣子呈遞給帝王的文書,用于陳述意見或彙報事務。如《文心雕龍》提到魏初表章“指事造實”,即内容務實。在《三國演義》等小說中,“表章”常指此類正式文書。

  3. 上奏章(動詞)
    作為動詞使用時,指向帝王呈遞奏章的行為。例如《宋史》中“命吳中文士作表章”即指撰寫奏章。

二、其他釋義

三、古今差異

現代漢語中,“表章”作為“表彰”的用法已逐漸被替代,而“奏章”相關含義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例如提到的“形容外表标志”屬于現代網絡語境下的延伸,需謹慎使用。

例句參考:

提示:如需具體文獻例證或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文心雕龍》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不序瞠目咋舌傳付垂絶楮練促遽大部單峯駝到大來大篆墊上運動瘨痫東作西成奪眶而出多緒芳春節放河燈幹剛公家輷輘洎乎警迹驚恸舊班計偕集約老大帝國令質籠着手羅裳垆肆闵仁木撥鳥谷鎳币龐亂潘菽潑淋錢丬魚起筆青年心理學輕囚輕徭薄稅柔遠能迩墒垅史宬事制水曹姝妖四輩台嚴騰跣廷争屯難外姻違礙吾公閑料嘴哓呶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