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延。《水浒傳》第一○三回:“你是個罪人,如何在路上挨脫,在這裡哄騙人家子弟?”
“挨脫”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挨脫”讀作āi tuō,意為拖延。該詞由“挨”(拖延、勉強承受)和“脫”(擺脫)組合而成,整體強調通過拖延來應對某事。
古典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如《水浒傳》第十三回:“你是個罪人,如何在路上挨脫,在這裡哄騙人家子弟?”。不同版本中章節可能略有差異(如第一〇三回也被提及),但語境均指向拖延行為。
使用場景
通常用于描述因消極應對或逃避責任而延後處理事務的行為,帶有一定貶義色彩。例如:“他總以借口挨脫任務,最終誤了工期。”
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具體用法,可查閱權威漢語詞典工具。
挨脫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其含義非常廣泛。下面是對挨脫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例句的簡要說明。
挨脫的部首是手,總共包含6個筆畫。
挨脫這個詞來源于中國漢字,用于描述一種動作或狀态。
挨脫的繁體字為「挨脫」。
在古時候,挨脫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是相似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挨脫的例句:
1. 他們冒着極大的風險挨脫進入受災地區。
2. 在比賽中,他們依然堅持挨脫。
3. 我們必須挨脫困境,迎接新的挑戰。
挨脫可以和其他詞彙組成新詞,如「挨脫面試」、「挨脫困境」。它的近義詞有「承受」、「經曆」。反義詞則包括「逃避」、「回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