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宛順的意思、宛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宛順的解釋

和順;柔順。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羊》:“牧羊,必須大老子,心性宛順者。” 明 袁宏道 《妾薄命》詩:“舊人百宛順,不若新人駡。” 清 徐士銮 《宋豔·駁辨》:“ 小娟 叩頭言曰:‘此亡姊 盼奴 事,乞賜周旋,非惟 小娟 感荷更生, 盼奴 亦蒙恩泉下也。’倅喜其詞宛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宛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側重于表達一種委婉、柔順、和順的态度或方式。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著作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委婉和順

    指言語、态度或行為溫和柔順,不直接生硬,能顧及他人感受。

    《漢語大詞典》 釋為:“婉轉和順。” 例如形容人說話“性情宛順”,即指其言行含蓄得體,不鋒芒畢露。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1367頁)

  2. 柔順服從

    強調順從、配合的姿态,常與謙遜、恭敬相關聯。

    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宛”通“婉”,含曲折柔美之意;“順”即依從,合指“以柔和方式順應他人”。

    (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二、語義辨析


三、古典文獻用例

  1. 《詩經》引申義

    雖未直接使用“宛順”,但《詩經·秦風·蒹葭》“宛在水中央”的“宛”字,鄭玄箋注:“宛,可見貌,喻柔順可近”,為後世引申提供語義基礎。

    (來源:《毛詩正義》卷六)

  2. 明清小說中的實踐

    《紅樓夢》中描述人物“性情宛順,不與人争”,體現其作為性格特質的應用。

    (來源: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四、現代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處事風格,如:

“她待人宛順有禮,在團隊中善于調和矛盾。”

亦適用于描述語言藝術:

“談判中宛順的表達,往往比強硬态度更易達成共識。”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3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王力.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M]. 商務印書館, 2005.
  3. 鄭玄(注),孔穎達(疏). 《毛詩正義》[M]. 中華書局, 1957.
  4. 朱彬. 《禮記訓纂》[M]. 中華書局, 1996.

網絡擴展解釋

“宛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宛順”意為和順、柔順,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溫和謙遜,言行舉止順從他人意願。例如《齊民要術》提到牧羊者需“心性宛順”,強調性格的柔順特質。


二、詞源與構成


三、文獻用例

  1. 北魏《齊民要術》:以“心性宛順”描述牧羊人的性格要求。
  2. 明代袁宏道詩:“舊人百宛順,不若新人罵”,對比新舊關系的态度差異。
  3. 清代《宋豔》:通過“詞宛順”評價語言表達的謙和得體。

四、使用場景


五、延伸知識

“宛”字在古漢語中還可表示“低窪”(如“宛丘”)或“隆起”(如《爾雅》注“中央隆高”),但“宛順”一詞僅取其“柔美、溫和”的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霸柄拜蹈百畦苞篚避殿減膳常産朝韠澄穆塵忝持分臭名昭着疇土粗面粉呆腦呆頭單幫抵粗頓擾多幕劇番地豐羽服喪伏息割斷割據稱雄工祝官契黑盒子阍闼僵闆焦憂嘉月霁天鸠資刻察涼熱連交羅髻緑陰陰麥穟滿博馬適面執謀變佩馬破碎青琱設吊聖餐深透十八變豕蝨書畫船太平間灘潬譚笑脫枷舞絙無記業纖佻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