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青邱 ”。1.傳說中的海外國名。《呂氏春秋·求人》:“ 禹 東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 之野…… 鳥谷 、 青丘 之鄉, 黑齒 之國。”《山海經·海外東經》:“ 朝陽之谷 …… 青丘國 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郝懿行 疏引 服虔 曰:“ 青丘國 ,在 海東 三百裡。”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十二:“ 青丘 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2).泛指邊遠蠻荒之國。《北史·隋紀下·炀帝》:“又 青丘 之表,鹹脩職貢;碧海之濱,同禀正朔。” 唐 陳子昂 《國殇文》:“且欲蹈 烏丸 之壘,刈 赤山 之旗,聯 青丘 之繳,封 黃龍 之屍。”
(3).即 長洲 。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十島之一。舊題 漢 東方朔 《十洲記》:“ 長洲 一名 青邱 ,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洲之上,專是林木,故一名 青邱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宮調曲二》:“ 青丘 還擾圃, 丹穴 更巢梧。”《雲笈七籤》卷六:“ 黃帝 東到 青丘 ,過 風山 ,見 紫府先生 。”
(4).地名。在今 山東省 廣饒縣 北。 唐 杜甫 《壯遊》詩:“春歌 叢臺 上,冬獵 青丘 旁。” 仇兆鳌 注引《寰宇記》:“ 青丘 在 青州 千乘縣 。 齊景公 田於此。” 唐 杜甫 《虎牙行》:“ 漁陽 突騎獵 青丘 , 犬戎 鎖甲圍丹極。”
(5).地名。在今 江蘇 吳淞江 濱。 明 高啟 《青丘子歌》序:“江上有 青丘 ,予徙家其南。”《明史·文苑傳一·高啟》:“ 張士誠 據 吳 , 啟 依外家,居 吳淞江 之 青丘 。”
(6).即 青丘子 。 明 高啟 别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喪子》:“我聞 青邱 言,君應傳真詮。”
(7).澤名。《淮南子·本經訓》:“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 青邱 之澤。” 高誘 注:“ 青邱 ,東方澤名也。”
(8).星名。屬長蛇座。《晉書·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軫東南,蠻夷之國號也。”
“青丘”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可從神話傳說、地理名稱、文化象征等角度展開,具體如下:
海外仙國與九尾狐傳說
根據《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青丘是傳說中的海外國名,其國北有九尾狐,“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這一形象在後世文學(如《三生三世》系列)中被廣泛引用,成為神秘仙境的象征。
神仙居所
在《十洲記》等古籍中,青丘又被稱為“長洲”,是神仙居住的十島之一,以林木繁茂著稱。
山東地區
青丘在今山東省境内有多個具體指向:
江蘇吳淞江濱
另有記載稱青丘在今江蘇吳淞江一帶,但具體位置存争議。
邊遠之國的代稱
青丘常被用來泛指蠻荒邊遠之地,如晉代陶淵明詩句“青丘有奇鳥”即借指神秘地域。
文人别號與星宿
在當代網絡文學及影視作品中(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青丘常被塑造成狐族居住的世外桃源,進一步強化了其神秘色彩。
提示:如需更詳細的地理考證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山海經》《呂氏春秋》等文獻,或查閱權威曆史地理研究資料。
《青丘》是一個中文詞彙,它指代了古代中國文化中一個神秘的地方,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美麗而富饒的仙境或仙山。
《青丘》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青”和“丘”。
部首分别是:“青”字的部首是 “靑”,而 “丘”字的部首是 “二”。
根據筆畫計算,“青”字有8個筆畫,“丘”字有5個筆畫。
《青丘》一詞最初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如《山海經》和《神仙傳》等。在這些文化作品中,青丘被描繪為一個與人間相隔的神秘天堂。
《青丘》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都是“青丘”。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些變體寫法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但《青丘》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
以下是一些使用《青丘》這個詞的例句:
一些與《青丘》相關的組詞包括:
一些與《青丘》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
反義詞是指與《青丘》意義相反的詞語,但在這個情況下很難找到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