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毛 傳:“言易位也。” 鄭玄 箋:“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處上之謂也。”後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魏書·拓跋淵傳》:“臣以疏滞,遠離京輦,被其構阻,無所不為。然臣昔不在其後,自此以來,翻成陵谷。”
(2).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變。 北周 庾信 《周大将軍司馬裔神道碑》:“是以勒此豐碑,懼從陵谷,植之松柏,不忍凋枯。” 唐 韓偓 《亂後春日途經野塘》詩:“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 昆明 是劫灰。” 清 趙翼 《遊獅子林題壁》詩:“數百年來幾陵谷,此猶堅完縫不裂。” 郭沫若 《西江月》詞:“能教滄海變桑田,陵谷一朝轉換。”
(3).丘陵和山谷。 唐 韓愈 《雜說》之一:“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 宋 蘇轼 《飓風賦》:“鼓千尺之濤瀾,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於一卷,落崩崖於再觸。”
(4).指陵墓。 清 顧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詩:“六十年間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松楸八百樹,夜夜宿鳥還相呼。”
“陵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語境和曆史演變:
本義:丘陵與山谷
指自然地形中的山丘和低窪地帶,如韓愈《雜說》中“汩陵谷”描述自然地貌特征。
比喻君臣地位颠倒
源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引申為統治者與臣民身份錯位,反映社會等級動蕩。
象征自然或世事巨變
用于形容滄海桑田般的劇烈變遷,如庾信碑文中“懼從陵谷”,郭沫若詩句“陵谷一朝轉換”均體現此意。
代指陵墓
古代文獻中偶以“陵谷”借指帝王墳墓,如《魏書》相關記載。
現代引申:人生或命運起伏
部分現代解釋(如查字典)擴展為形容人生境遇的波動,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
提示:以上釋義以古籍用例為主,引用來源中高權威性網頁(如滬江詞典、HttpCN詞典)更側重前4項核心含義。
陵谷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山陵和山谷。在文學中通常用來形容山川景觀的自然風光。
陵谷的部首是阝(阜),其中陵的部首是阝,谷的部首是谷。根據筆畫順序,陵的筆畫是7畫,谷的筆畫是7畫。
陵谷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大東有山,陵谷有萊。”這裡指的是山的陵和山谷,是用來描述山中的自然景觀。
在繁體字中,陵谷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是陵谷。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陵字變體很多,有時會将部首的阝寫成土,有時将陵的上半部分寫得更加細長,但整體結構依然保持相似。谷字在古代書法中也有不同的變體,有時谷的上半部分用橫折形,有時上半部分的彎曲不夠明顯。
1. 這座陵谷的景色美不勝收,讓人心曠神怡。
2. 我們徒步穿越了一片陵谷,欣賞到了壯麗的自然風光。
陵谷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多種組詞,如:陵墓、陵園、山谷、幽谷等等。
近義詞:山谷、山陵、山川。
反義詞:平原、平川、海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