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學寡聞的意思、獨學寡聞的詳細解釋
獨學寡聞的解釋
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詞語分解
- 獨學的解釋 謂自學而無師友指導切磋。《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穎達 疏:“謂獨自習學而無朋友,言有所疑無可諮問,則學識孤偏鄙陋,寡有所聞也。” 南朝 梁武帝 《撰孔子正言述懷》詩:“孤陋
- 寡聞的解釋 見聞不廣孤陋寡聞詳細解釋見聞不廣。《晏子春秋·問上八》:“ 魯 之君臣,猶好為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故 魏武 稱 張子 之文為拙,然學問膚淺,所見不
網絡擴展解釋
“獨學寡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獨自學習而缺乏與他人的交流切磋,導緻見識狹隘、見聞不廣。常用來形容因缺乏互動學習環境而造成知識局限的狀态,類似“井底之蛙”的寓意。
二、出處與背景
-
經典溯源
最早出自《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這裡強調學習中交流的重要性,缺乏同伴讨論會導緻認知片面。
-
曆史用例
宋代張孝祥在《與池州守周尚書》中自謙:“某獨學寡聞,涉道甚淺”,體現成語在文言中的實際應用。
三、用法與延伸
- 語法功能:作謂語或賓語,多用于自我謙稱或批評他人學識不足。
- 感情色彩:含貶義,暗指因封閉學習方式産生的局限性。
- 近義對比:
- 近義詞:孤陋寡聞、寒腹短識
- 反義詞:見多識廣、博學多聞
四、現代啟示
該成語對當代學習方法的啟示在于:協作與交流是深化認知的關鍵。尤其在學術研究或知識拓展中,與他人的讨論能有效避免思維固化,彌補個人視角的盲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學寡聞
獨學寡聞是一個常用于描述某人知識有限或消息較少的詞語。它可以指一個人在學識上自學較多,但得到的信息與世界的變化和進展相對較少。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獨學寡聞的拆分部首是犬、學、宀、門。
它的總筆畫數是20畫。
來源
獨學寡聞這個詞常見于漢語中,形容一個人自學為主,所知有限的情況。
繁體
繁體字“獨學寡聞”與簡體字相似,隻是字形上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獨學寡聞這個詞在古代也是用于形容一個人學識淺薄,見聞少的情況。
例句
1. 他雖然有一些知識,但由于長期專注于某一領域,變得獨學寡聞。
2. 她對時事新聞了解有限,可以說是獨學寡聞的人。
組詞
獨學寡聞這個詞沒有特定的組詞形式,但可以通過其他詞語來描述這種情況,例如學識淵博、廣博見聞。
近義詞
獨學寡聞的近義詞包括有限知識、見識狹窄。
反義詞
獨學寡聞的反義詞可以是博學多聞、博聞強識。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