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克思的意思、馬克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克思的解釋

[Karl Marx] (1818.5.5—1883.3.14)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全世界無産階級的偉大導師和領袖。生于普魯士萊茵省特裡爾城的一個律師的家庭裡。主要著作有《神聖家族》、《德意志************》、《共6*6*黨宣言》、《1848 年至 1850 年法蘭西階級鬥争》、《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政治經濟學批判》、《資本論》、《法蘭西内戰》、《哥達綱領批判》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克思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馬克思(Karl Marx)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創始人。在漢語語境中,“馬克思”一詞通常指代其本人及其思想遺産,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人物定義

    作為專有名詞,“馬克思”指卡爾·馬克思(1818-1883),其姓氏在漢語中音譯為“馬克思”,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的奠基者。他系統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提出階級鬥争理論,并撰寫《資本論》等著作,對社會科學領域産生深遠影響(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理論體系代表

    “馬克思”常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簡稱,涵蓋其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例如,馬克思提出剩餘價值學說,揭示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剝削本質;主張通過無産階級革命實現共産主義社會(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曆史與文化符號

    在近現代中國語境中,“馬克思”象征科學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産黨将其理論與中國實際結合,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成為國家意識形态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源: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4. 語言使用規範

    漢語詞典中強調“馬克思”作為人名使用時需全稱“卡爾·馬克思”,而在學術語境中可獨立指代其思想。其姓名書寫遵循“姓+名”音譯規則,标準發音為“Mǎkèsī”(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始人,其思想對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科學産生了深遠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人物簡介

馬克思出生于德國特裡爾城的律師家庭,是19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被譽為無産階級革命導師,與恩格斯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領導了第一國際組織。主要著作包括《共産黨宣言》《資本論》等,這些作品成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綱領性文獻。

二、核心理論貢獻

  1.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狹義上指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基本理論,包括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和剩餘價值學說;廣義上還包含列甯、毛澤東等後繼者的理論發展。

  2. 哲學思想

    • 物質觀:提出“物質是标志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強調物質獨立于意識存在。
    • 實踐觀:認為實踐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是認識的基礎。
  3. 政治經濟學
    通過《資本論》揭示資本主義剝削本質,提出剩餘價值理論,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被共産主義取代的曆史規律。

三、曆史影響

作為第一國際的靈魂人物,馬克思的理論成為20世紀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指導思想,并持續影響當代社會批判理論。其倡導的“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口號,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發展。

提示:若需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哲學概念(如真理、聯繫等),可參考道客巴巴文檔中的名詞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安分守理安帖白蕤包房表禡博愛不做美草偃伧靡谶書侈麗翠羽帳大地回春倒算倒卓咢咢鳳凰來儀風俊焚山烈澤狗彘不若瓜華瓜熟蔕落豪門巨室和陸河塞紅實婚親柬房交宦潔身迥遼眷愛駃騠糠核亢朗廊廟宰狼牙棒淩爍論旨乃纔派分偏陲平澹普施清浮窮孤三尺秋霜三線摔風疏遬貪飲統率推察骫法武夫誤教黠盜鮮虞蕭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