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義詞的意思、多義詞的詳細解釋
多義詞的解釋
[polysemant;ambivalent word] 具有兩個或更多意義的詞,如“發”有“送出”(發信)、“發射”(發炮)、“産生”(發芽)、“表達”(發言)等義。多義詞的各項意義之間有共同點,如“發”的幾個意義都表示“由裡往外出去”。意義如果各不相關,就不是多義詞而是同音詞
詳細解釋
具有兩個或更多意義的詞。例如“多”,單是表示數量就有與“少”、“寡”相對的,如:房間裡人很多;有表示超出原有或應有數,如:這句話多了一個字;有表示零頭的,如:五十多歲。這些意義之間有其共同點互相關聯。
詞語分解
- 多的解釋 多 ō 數量大,與“少”、“寡”相對:人多。多年。多姿。多層次。多角度。多難(刵 )興(塶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義必自斃。 數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項式。多義詞。多元論。 有餘,比一定的數目大:多
專業解析
多義詞,又稱同形異義詞,是漢語詞彙中一個重要的語言現象,指同一個書寫形式和語音形式對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且互相關聯的意義的詞。這些意義雖然不同,但通常共享一個核心概念或具有某種引申、比喻的聯繫。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内涵:
一、 多義詞的定義與核心特征
- 形式同一性:多義詞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外在形式的統一性。同一個漢字組合(詞形)和相同的讀音(詞音)承載了多個意義。例如,“打”字在“打人”(擊打)、“打電話”(操作)、“打醬油”(購買)等不同語境中含義各異,但詞形和基本讀音相同。
- 意義關聯性:多義詞的多個義項之間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曆史演變或邏輯上的聯繫。通常有一個本義(基本義),其他意義是由本義通過引申(直接或間接聯想)、比喻等方式派生出來的引申義或比喻義。詞典在解釋時,會按曆史發展或邏輯關系排列義項。例如,“深”的本義指“從表面到底部或内部的距離大”(如“井很深”),引申出“時間久”(“深夜”)、“程度高”(“深情”)、“顔色濃”(“深紅”)等義項。
二、 多義詞的産生原因
- 詞義的曆史演變:語言隨社會發展而變化。一個詞最初隻有一個意義,在使用過程中,人們基于相似性、相關性或聯想,賦予其新的含義,舊義可能保留也可能消失。這是多義詞形成的主要途徑。
- 語言的經濟性原則:用有限的詞彙表達無限的概念是語言的内在要求。利用已有的詞形承載新的、相關的意義,比創造全新的詞更高效,符合語言的經濟性原則。
- 認知與隱喻機制:人類認知常通過具體概念理解抽象概念(隱喻),或通過空間概念理解時間等(轉喻)。這種認知方式反映在語言中,使得一個詞的意義得以擴展。例如,用空間概念的“高/低”表示程度(“高水平”、“情緒低落”)。
三、 詞典中的多義詞處理
在權威漢語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中,對多義詞的處理遵循嚴謹規範:
- 義項分立:詞典會将一個多義詞的不同意義分條列出,稱為“義項”。每個義項給予獨立的編號和解釋。
- 義項排列順序:通常按照意義發展的邏輯或使用頻率排列:
- 曆史順序:先列本義(最早出現的意義),再列引申義、比喻義。
- 使用頻率順序:最常用、最核心的意義列在最前面。
- (許多現代詞典采用頻率優先原則,兼顧曆史脈絡)。
- 釋義與例證:每個義項下提供清晰的定義,并配以典型、規範的例句或短語作為例證,幫助使用者理解該義項的具體用法和語境。例如,《現代漢語詞典》對“包袱”的解釋會包括“包衣服等用的布”和“比喻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等不同義項及例句。
- 标注與說明:對于特殊的引申方式(如比喻義、轉義)或使用範圍(如方言義、書面語、口語),詞典會使用特定的标注(如〈喻〉、〈方〉、〈書〉、〈口〉)進行說明。
四、 多義詞與同音詞、同形詞的區别
理解多義詞需注意區分:
- 同音詞:僅語音相同,但書寫形式不同(如“公式-攻勢-工事”)或書寫形式相同但意義間無任何聯繫(如“花錢”的“花”與“花朵”的“花”)。後者也稱為同形同音詞。詞典會将它們處理為不同的詞條。
- 同形詞:僅書寫形式相同,但讀音不同且意義無關(如“重”chóng 和 “重” zhòng)。詞典按不同詞條處理。
多義詞是漢語詞彙豐富性和經濟性的重要體現。權威詞典通過科學的義項分立、排列、釋義和例證,系統地揭示和解釋了這一語言現象。 理解多義詞對于準确掌握詞義、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至關重要。
主要參考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權威規範,詳細義項劃分與例證)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1986-1993). 《漢語大詞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曆史源流考辨,義項詳盡)
- 符淮青. (2004). 《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語言學理論闡釋,分析詞義演變與多義詞産生機制)
- 葛本儀. (2001). 《現代漢語詞彙學》.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系統論述詞彙學理論,包括多義詞的性質、類型與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
多義詞是指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兩個或以上不同但相關聯含義的語言現象。其核心特點是同一詞形承載多個語義,這些語義通常由原始意義通過引申、比喻等方式演化而來。
一、多義詞的特點
- 同形關聯性:所有義項共享相同書寫/發音形式,如“深”可指空間維度(井很深)、顔色濃度(深紅色)或時間久遠(深夜)。
- 語境依賴性:具體含義需通過上下文确定,例如“他打開了門”中的“開”指開啟,而“開花”中的“開”表示展開。
二、主要分類
- 輻射式多義:以核心義為中心向外擴展,如“頭”的本義為人體頭部,衍生出“頭發”(頭部毛發)、“山頭”(頂端)、“頭目”(首領)等。
- 連鎖式多義:義項間呈鍊條式遞進關聯,例如“收獲”從農業收成(收割莊稼)延伸到抽象成果(學習收獲)。
三、典型示例
- “打”:擊打(打鼓)、制作(打毛衣)、乘坐(打車)、獲取(打水)等十餘種含義。
- “包袱”:原指布包裹(背包袱),後比喻心理負擔(思想包袱)。
四、語言學習意義
多義詞能提高詞彙使用效率,但也可能造成歧義。例如“我要炒菜”可能被誤解為“烹饪”或“解雇”(方言中“炒鱿魚”)。理解時需結合語境、文化背景及搭配習慣,如“濃茶”與“興趣濃”通過隱喻關聯,而“杜鵑”作為花名與鳥名則屬于同音詞(意義無關聯)。
别人正在浏覽...
八節風巴黎子本懷比籠兵痞不當人補定補蓺參陳城市生态系統搭子吊書低答敦忠多倫多風簡風素府兵龜币荷負環璧患險回蹊狐狸尾巴胡頭将信将疑見智見仁腳店酒食征逐季祖母麟振麗牲之石龍子栾華沒輕沒重悶瞀魔行難說話兒醲厚陪寮嘌唱貧尼悄戚敲榨勒索且休親妮七灣八扭阕勾惹是招非山偈善交折損轼鼃首倡收劾倏忽之間瓦室小雞膽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