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患險的意思、患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患險的解釋

猶患難。《荀子·君道》:“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離守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患險”的漢語詞典釋義

“患險”為古漢語複合詞,現代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指禍患與危險,強調由潛在威脅引發的災難性後果。以下從語義、用法及權威來源展開分析:


一、語義解析

  1. 字義拆分

    • 患:本義為憂慮、災禍(《說文解字》:“患,憂也”),引申為禍害、疾病等。
    • 險:指地勢不平(《說文解字》:“險,阻難也”),後泛指危險、艱難處境。

      二者結合後,“患險”凝練表達“禍患與危難”的整體概念,突出境遇的兇險性。

  2. 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釋為:“禍患危險”,例證引《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生長邊遠,希涉紫庭,怖懾失守,言不盡心,不能以患險上聞。”
    • 《辭源》(修訂本)注:“艱險的處境”,強調客觀環境的威脅性。

二、用法與語境

  1. 古籍用例

    • 多用于描述政治、軍事危機,如《後漢書》中皇甫規上書漢桓帝,以“患險”警示邊疆戰亂之危。
    • 偶見于個人境遇描寫,如明代文獻“身處患險,志不可奪”(形容堅守節操于危難)。
  2.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趨于書面化或仿古表達,常見于曆史研究、文學評論領域,如:“王朝末年患險叢生,民不聊生。”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第7冊,第615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官方介紹(注:此為出版社圖書目錄頁,非詞條直鍊)

  2.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938頁。

    官方介紹

  3.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2000年,第612頁。


四、語義關聯詞


結語

“患險”作為古典詞彙,承載着對生存威脅的深刻認知,其釋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現代使用雖有限,但在嚴謹的文史論述中仍具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患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患險(拼音:huàn xiǎn)是形容詞,指面臨危險或困難的狀态。它由“患”(遭受病痛或禍患)和“險”(危險)組成,強調在困境中保持勇敢、堅定的精神。

二、詳細解釋

  1. 詞義構成:

    • 患:本義為憂慮、災禍,如“患難”“隱患”。
    • 險:指危險或複雜的地勢,如“險境”“天險”。
    • 合起來表示身處危難或挑戰中,常見于描述應對困境的堅韌态度。
  2. 經典出處:

    • 出自《荀子·君道》:“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離守也。”此處指通過考驗(如誘惑、危險)觀察人的堅守能力。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成語

與“患險”相關的成語包括“患得患失”“履險如夷”等,均圍繞“危險”和“應對”展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例句,可參考《荀子·君道》及現代安全警示語的應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熬鍋卑伏北極光波若逋緩恻憫瘥疠朝服吃蝨留大腿窗友旦暮入地膽義搗騰打天下鬥級防汛兵幅面藁稭孤詠黃金心字花腿閑漢花顔月貌回蹬火脯虎彜接力棒嗟哉楬橥濟繁禁臣敬老慈幼絕頂聰明欬唾成珠空絕扣槃扪燭苦苦切切唠扯麗妃陵螺龍腦香樹門垣末流木蘭花念奴栖誠竊活輕世肆志起召上标聲如洪鐘升資數論碎米縮重晚出威讋無息纖曲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