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itiate;originate;initiate] 最先倡導;首先發起
首倡大義
首創精神
(1).首先倡導。 宋 嶽飛 《奏李道歸順狀》:“ 李道 将帶五百餘人,首倡歸順,已到 鄧州 。” 明 胡應麟 《詩薮·元》:“ 趙承旨 首倡 元 音,《松雪集》諸詩何寥寥,卑近淡弱也。” 清 陳田 《明詩紀事己韱·李攀龍》:“然尊 北地 ,排 長沙 ,續前七子之燄者, 攀龍 實首倡也。”
(2).同“ 首唱 ”。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連理回文詩》:“其春詩是 世廟 首倡,禦製蓋是宮體,而夏秋冬則 嚴 、 夏 、 李 三相以次應制者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 漢武 《柏梁》詩,首倡雲:‘日月星辰和四時。’”
“首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最先倡導或首先發起”,強調在某一行動或主張中起到引領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演義》《宋史》等典籍。
首倡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積極的意義。下面将介紹首倡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首倡的拆分部首是“首”和“倡”,其中“首”是負責人的意思,也是《康熙字典》中的部首之一,它的拼音是“shǒu”,筆畫數為6;“倡”的拼音是“chàng”,筆畫數為11。
首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日本僧人南懷仁的《著錄燈錄指南》中。首意指第一、領頭的意思,倡指宣傳、引導的意思。繁體字“首倡”為「首倡」。
在古時候,漢字“首”的寫法常常是“長”而不是現在的“首”;漢字“倡”的寫法常常是“償”而不是現在的“倡”。這些寫法在古代被廣泛使用。
他首倡了一項改革計劃,赢得了衆人的支持。
首倡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形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首倡者”、“首倡權”、“首倡作用”等。
首倡的近義詞包括:開創、引領、倡導。
首倡的反義詞是:從衆、盲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