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荼壘的意思、荼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荼壘的解釋

神荼 、 郁壘 二神的并稱。 漢  蔡邕 《獨斷》卷上:“海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桃木,蟠屈三千裡。卑枝東北有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神荼 與 鬱壘 二神居其門,主閲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虎。故十二月歲竟,常以先臘之夜逐除之也。乃畫 荼  壘 ,并懸葦索於門戶以禦兇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荼壘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荼壘”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ú lěi,專指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兩位門神神荼 和郁壘(也寫作“鬱壘”)。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荼壘”是神荼與郁壘的合稱。二者為上古傳說中能驅鬼避邪的神明,常被繪于門戶或桃木上,用以鎮守宅院、抵禦兇邪。

  2. 曆史背景
    據漢代蔡邕《獨斷》記載,神荼與郁壘居于東海度朔山的桃樹下,負責監察百鬼,将作惡之鬼用葦索捆綁喂虎。後世在臘月除夕夜懸挂二人畫像或名字于門上,形成貼門神的習俗。

  3. 文化延伸

    • 門神起源:荼壘被視為最早的門神形象,後演變為唐代秦瓊、尉遲恭等人物。
    • 符號象征:桃木、葦索等元素與荼壘傳說結合,成為古代驅邪文化的代表。

該詞專用于神話語境,代指兩位鎮鬼之神,體現了古代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祈福避禍的民俗觀念。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傳說演變,可參考《風俗通義》《獨斷》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荼壘》的意思

《荼壘》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草叢叢生的土堆或土丘,也指草木叢生的野地或草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荼壘》由草部和隸部組成,草部唯一部首是“艹”,隸部部首為“阝”,總計筆畫數為12劃。

來源

《荼壘》最早的出處為《詩經·豳風·荼荼艾》:“荼荼孟兮,於戲孟兮,女陟降兮,沖之隘之。”其中,“荼荼”即為“荼壘”的古代寫法。在這首詩中,荼荼艾指的是野草叢生的土地。

繁體

《荼壘》的繁體字為「荼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荼壘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持着「艹」和「阝」的組合形式。

例句

1. 這片荒地上長滿了荼壘,看起來非常荒涼。

2. 我們經過一片草地,草叢中隱隱可見一座小小的荼壘。

組詞

荼丘、荼苒、荼蓼、荼香、荼毒

近義詞

荒野、荒地、草地、荒草地、荒原

反義詞

綠洲、花園、田園、樹林、林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