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論的意思、三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論的解釋

(1).指所論三事。《呂氏春秋·應言》:“ 魏王 将入 秦 , 魏敬 謂王曰:‘以 河内 孰與 梁 重?’王曰:‘ 梁 重。’又曰:‘ 梁 孰與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 秦 求 河内 則王将與之乎?’王曰:‘弗與也。’ 魏敬 曰:‘ 河内 三論之下也,身三論之上也。 秦 索其下而王弗聽,索其上而王聽之,臣竊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輟行。” 高誘 注:“三論,謂 河内 與 梁 及身也。”

(2).《論語》有《魯論語》《齊論語》《古文論語》三種,合稱“三論”。 三國 魏 何晏 《論語集解序》:“故有《魯論》,有《齊論》。 魯共王 時嘗欲以 孔子 宅為宮,壞,得《古文論語》……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 齊 魯 論同。” 邢昺 疏:“此辨三論篇章之異也。”

(3).佛教三論宗所依據的經典,即《中論》、《百論》、《十二門論》。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五·釋元暢》:“又善於三論,為學者之宗。”《陳書·徐孝克傳》:“與諸僧讨論釋典,遂通三論。”《南史·傅縡傳》:“ 縡 篤信佛教,從 興皇寺 慧朗法師 受三論,盡通其學。”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論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三論”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主要分為傳統釋義和現代學科概念兩大類:

一、傳統釋義()

  1. 曆史典故
    指《呂氏春秋》中記載的魏敬谏魏王時提出的三個層次論述,即「河内」「梁都」與「君王自身」的利害關系對比。

  2. 《論語》版本
    漢代流傳的三種《論語》版本合稱,包括《魯論語》《齊論語》和《古文論語》,後由東漢鄭玄整合為今本《論語》。

  3. 佛教經典
    三論宗(中國佛教宗派)的根本經典,包括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的《百論》,以闡釋“空性”為核心思想。


二、現代學科概念()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形成的三門交叉學科,合稱“老三論”:

  1. 系統論
    由貝塔朗菲創立,研究系統的結構、功能及演化規律,強調整體性、關聯性。
  2. 控制論
    維納提出,研究動态系統的調節與控制機制,如反饋原理在工程、生物等領域的應用。
  3. 信息論
    香農奠基,探索信息傳輸、存儲和處理的基本規律,奠定現代通信技術理論基礎。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如需更詳細内容,可參考權威詞典或百科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論》的意思

《三論》是指一種有關辨析、辯論或争論的内容。在文化、哲學或學術領域中,人們使用《三論》來表示對某一問題的獨立看法或不同觀點的交流。

《三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三 (sān) + 讠(yán)

筆畫:三 (3畫) + 讠 (5畫)

《三論》的來源

《三論》一詞的來源于中文漢字,“三”是數字“3”的意思,“論”表示辯論或論述。組合在一起,表示辯論或論述事物的三個方面或角度。

《三論》的繁體

繁體字形為「三論」。

《三論》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古時候對《三論》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不同,但整體上仍然是以"三論"這兩個字為基礎。

《三論》的例句

1. 他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對這個問題的三論。

2. 這本書包括了三種不同的觀點,是一本富有争議的《三論》。

《三論》的組詞

辯論、讨論、解釋、分析、批評

《三論》的近義詞

三個觀點、三個見解、三個立場

《三論》的反義詞

單一觀點、唯一見解、一邊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