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籍的意思、版籍的詳細解釋
版籍的解釋
(1).戶口冊。《後漢書·仲長統傳》:“明版籍以相數閲,審什伍以相連持。” 李賢 注:“《周禮》曰:‘凡在版者。’注雲:‘版,名籍也,以版為之也。’”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戶口版圖》:“ 興國 初,有上言事,以閏為限,三歲一令天下貢地圖與版籍上尚書省,所以周知地理之險易,戶口之衆寡。”《明史·食貨志一》:“ 元 季喪亂,版籍多亡,田賦無準。”《清史稿·食貨志一》:“及 同治 、 光緒 間,交通日廣,我國之民耕種貿遷,徧於重瀛,亦有改入他國版籍之事。”
(2).版圖,疆域。 宋 葉適 《賀龔參政》:“豈徒因陋就簡,襲制度於 漢 唐 之餘,必将用夏變夷,復版籍於祖宗之故。”《遼史·太祖紀上》:“於是盡有 奚 霫 之地,東際海……北抵 潢水 ,凡五部,鹹入版籍。” 明 宋濂 《侍禦史王居仁除山西省參知政事诰》:“況 河 東、 山 西之地……版籍之廣,民庶之繁,其事亦雲夥矣。”
詞語分解
- 版的解釋 版 ǎ 上面有文字或圖形的用木闆或金屬等制成供印刷用的東西:木版書。活字版。底版。修版。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關的事物:排版。再版。版本。出版。版權。 報紙的一面:頭版頭條重大新聞。 打土
- 籍的解釋 籍 í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籍吏民。 征收:籍田。 〔籍籍〕a.形容紛擾很大;b.形容名聲很大;c.形容縱橫交
網絡擴展解釋
“版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一、基本含義
-
戶口與土地登記簿冊
指古代用于記錄戶籍、土地信息的官方文書。例如:
- 《後漢書·仲長統傳》提到“明版籍以相數閲”,強調戶籍管理的重要性。
- 明代《食貨志》記載“版籍多亡,田賦無準”,反映戶籍與賦稅的關系。
-
疆域、領土
引申為國家的管轄範圍。例如:
- 宋代葉適《賀龔參政》用“復版籍於祖宗之故”指恢複疆域。
- 《遼史》載“鹹入版籍”,描述領土歸屬。
-
書籍(較少見)
如《管子·宙合》注解中“修業不息版籍”,此義多用于早期文獻。
二、曆史背景
- 起源:可追溯至《周禮》,其中“版”指戶籍或名冊,“圖”指地圖,合稱“版圖”。
- 演變:漢代起廣泛用于戶籍管理,宋明時期擴展至土地登記,成為賦稅制度的基礎。
三、相關概念
- 近義詞:戶籍、版圖、疆域。
- 反義詞:無明确反義,但可對比“流民”(脫離戶籍者)。
資料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後漢書》《遼史》等古籍,或參考漢典()、宋代政要文獻()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版籍》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記載、管理人員或家族成員信息的冊子或檔案。下面是關于《版籍》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冖(mì)+ 木(mù)
- 筆畫:8畫
來源:
《版籍》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馬法》中,作為一種官方記錄家族成員的注冊冊子。
繁體字:
《版籍》的繁體字為「版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形會有一些差異。關于《版籍》這個詞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現代所使用的标準字形與古代寫法相差不大,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 我需要查閱家族的《版籍》來了解我的祖先是誰。
- 他的名字被記錄在《版籍》上,說明他是這個家族的一員。
組詞:
- 家族版籍
- 曆代版籍
- 族譜版籍
近義詞:
- 族譜
- 家譜
反義詞:
- 無籍
- 無檔案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