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版籍的意思、版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版籍的解釋

(1).戶口冊。《後漢書·仲長統傳》:“明版籍以相數閲,審什伍以相連持。” 李賢 注:“《周禮》曰:‘凡在版者。’注雲:‘版,名籍也,以版為之也。’”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戶口版圖》:“ 興國 初,有上言事,以閏為限,三歲一令天下貢地圖與版籍上尚書省,所以周知地理之險易,戶口之衆寡。”《明史·食貨志一》:“ 元 季喪亂,版籍多亡,田賦無準。”《清史稿·食貨志一》:“及 同治 、 光緒 間,交通日廣,我國之民耕種貿遷,徧於重瀛,亦有改入他國版籍之事。”

(2).版圖,疆域。 宋 葉適 《賀龔參政》:“豈徒因陋就簡,襲制度於 漢 唐 之餘,必将用夏變夷,復版籍於祖宗之故。”《遼史·太祖紀上》:“於是盡有 奚 霫 之地,東際海……北抵 潢水 ,凡五部,鹹入版籍。” 明 宋濂 《侍禦史王居仁除山西省參知政事诰》:“況 河 東、 山 西之地……版籍之廣,民庶之繁,其事亦雲夥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版籍”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個核心含義,均具有曆史文獻依據:

  1. 戶籍;戶口冊

    這是“版籍”最原始且常見的含義。“版”指書寫用的木牍或簡冊,“籍”指登記簿冊。合指登記人口、田畝、賦役等情況的官方冊籍,是國家管理戶口、征收賦稅、征發徭役的依據。

    來源依據:此釋義源于古代文獻及權威辭書。可查閱《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或《辭源》(商務印書館)中“版籍”詞條。其曆史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的戶籍管理制度,如《周禮》中已有相關記載的雛形,後世曆代王朝均沿用此制度。

    參考鍊接:鑒于搜索結果限制,建議直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紙質版或官方授權的電子數據庫(如“中國知網·工具書庫”或“商務印書館·精品工具書數據庫”)。

  2. 書籍的雕版;版冊

    此含義相對少見。“版”指印刷用的雕版,“籍”指書冊。合指雕版印刷的書籍或印刷用的版片本身。

    來源依據:此釋義同樣記錄于《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它反映了“版”字在印刷術發明後衍生的新義項(即印刷底闆),與“籍”(書籍)結合,指代印刷品或印版。

    參考鍊接:同上,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獲取權威釋義及例證。研究中國古代印刷史的專著(如錢存訓《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中亦有相關論述。

“版籍”的核心含義圍繞登記冊簿(戶籍) 和印刷書籍/印版 展開,前者是其曆史更悠久、使用更廣泛的含義。其權威解釋以《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大型漢語工具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版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一、基本含義

  1. 戶口與土地登記簿冊
    指古代用于記錄戶籍、土地信息的官方文書。例如:

    • 《後漢書·仲長統傳》提到“明版籍以相數閲”,強調戶籍管理的重要性。
    • 明代《食貨志》記載“版籍多亡,田賦無準”,反映戶籍與賦稅的關系。
  2. 疆域、領土
    引申為國家的管轄範圍。例如:

    • 宋代葉適《賀龔參政》用“復版籍於祖宗之故”指恢複疆域。
    • 《遼史》載“鹹入版籍”,描述領土歸屬。
  3. 書籍(較少見)
    如《管子·宙合》注解中“修業不息版籍”,此義多用于早期文獻。

二、曆史背景

三、相關概念

資料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禮》《後漢書》《遼史》等古籍,或參考漢典()、宋代政要文獻()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計千謀絆拘闆鴨保守派臂擱博通蠶子叉蔟丹粉大諾打通狀吊服度數風變豐富多彩佛粥綱條格正觀照貴家蝦蟆藍黑頭公狐狢渾儀禍從口生僬僬繳寝浄水珠戢尾軍容頭慨惜克周枯樹再生枝筤筅類味遼甯大鼓寮庶靈湖籠絆籠鈎龍瓶馬卒面如傅粉内食貧鄉迫暮秋瑾趨鄉趣嚴山珍海胥燒毛升列首掾書畫署箋隨興唐突西子滔風跳馬險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