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面如傅粉的意思、面如傅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面如傅粉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何平叔 美姿儀,面至白; 魏明帝 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後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王黼 美風姿,極便辟,面如傅粉,然鬚髮與目中精色盡金黃,張口能自納其拳。”《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兩人,面如傅粉,脣若塗朱;舉止風流,芳蘭競體。”參見“ 傅粉何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面如傅粉”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來形容男子容貌俊美、膚色白皙,如同塗抹了脂粉一般。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容止》,記載了何晏(字平叔)的故事:魏明帝懷疑他膚色白皙是因傅粉,便故意在夏天賜熱湯面,何晏吃完後大汗淋漓,用衣袖擦拭後臉色更顯白淨,證實其天生麗質。此典故奠定了成語形容男子美貌的基調。

二、含義與用法

  1. 核心意義:形容男子面容白淨俊秀,常與“唇若塗朱”連用,強調容貌的精緻。
  2. 應用場景:多用于古代文學作品,如《東周列國志》《儒林外史》等,描述美男子形象。
  3.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如“面如傅粉的少年”。

三、延伸與辨析

四、文化影響

此成語反映了古代對男性外貌的審美标準,白皙膚色被視為貴族氣質和風度的象征,常見于曆史人物描寫中,如《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

“面如傅粉”專指男性美貌,兼具文學性與曆史淵源,使用時需注意性别指向及古典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面如傅粉

《面如傅粉》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面容非常嬌嫩白皙,如同傅粉一般細膩光滑。它是流傳至今的古代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女性的美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面(丨 + 匕 + 八):部首是丨,總計5畫

如(女 + 又):部首是女,總計6畫

傅(人 + 宀):部首是人,總計8畫

粉(米 + 灬):部首是米,總計10畫

來源:

《面如傅粉》一詞最早見于唐代一位詩人劉禹錫的《浙西竹枝詞》:“面如傅粉芙蕖睫,含羞低首唱鴛鴦。”這首詞在描述一位美麗的女子時使用了該成語來形容她的面容嬌嫩如傅粉。

繁體字:

面如傅粉(繁體字:麵如傅粉)

古時候漢字寫法:

面(麻字頭+麻字身+八字旁)

如(女字旁+口字旁)

傅(亻字旁+宀字旁)

粉(米字旁+火字底)

例句:

她的臉色白皙得如同傅粉一般,面如桃花,真是美麗動人。

組詞:

面容、面貌、面色、面頰、細膩、嬌嫩、白皙、粉嫩

近義詞:

嬌媚、細膩、白嫩、光滑

反義詞:

粗糙、黝黑、丑陋、土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