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版籍的意思、版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版籍的解释

(1).户口册。《后汉书·仲长统传》:“明版籍以相数閲,审什伍以相连持。” 李贤 注:“《周礼》曰:‘凡在版者。’注云:‘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户口版图》:“ 兴国 初,有上言事,以闰为限,三岁一令天下贡地图与版籍上尚书省,所以周知地理之险易,户口之众寡。”《明史·食货志一》:“ 元 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準。”《清史稿·食货志一》:“及 同治 、 光绪 间,交通日广,我国之民耕种贸迁,徧於重瀛,亦有改入他国版籍之事。”

(2).版图,疆域。 宋 叶适 《贺龚参政》:“岂徒因陋就简,袭制度於 汉 唐 之餘,必将用夏变夷,復版籍於祖宗之故。”《辽史·太祖纪上》:“於是尽有 奚 霫 之地,东际海……北抵 潢水 ,凡五部,咸入版籍。” 明 宋濂 《侍御史王居仁除山西省参知政事诰》:“况 河 东、 山 西之地……版籍之广,民庶之繁,其事亦云伙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版籍”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核心含义,均具有历史文献依据:

  1. 户籍;户口册

    这是“版籍”最原始且常见的含义。“版”指书写用的木牍或简册,“籍”指登记簿册。合指登记人口、田亩、赋役等情况的官方册籍,是国家管理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依据。

    来源依据:此释义源于古代文献及权威辞书。可查阅《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或《辞源》(商务印书馆)中“版籍”词条。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如《周礼》中已有相关记载的雏形,后世历代王朝均沿用此制度。

    参考链接:鉴于搜索结果限制,建议直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纸质版或官方授权的电子数据库(如“中国知网·工具书库”或“商务印书馆·精品工具书数据库”)。

  2. 书籍的雕版;版册

    此含义相对少见。“版”指印刷用的雕版,“籍”指书册。合指雕版印刷的书籍或印刷用的版片本身。

    来源依据:此释义同样记录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它反映了“版”字在印刷术发明后衍生的新义项(即印刷底板),与“籍”(书籍)结合,指代印刷品或印版。

    参考链接:同上,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获取权威释义及例证。研究中国古代印刷史的专著(如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中亦有相关论述。

“版籍”的核心含义围绕登记册簿(户籍) 和印刷书籍/印版 展开,前者是其历史更悠久、使用更广泛的含义。其权威解释以《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大型汉语工具书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版籍”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基本含义

  1. 户口与土地登记簿册
    指古代用于记录户籍、土地信息的官方文书。例如:

    • 《后汉书·仲长统传》提到“明版籍以相数閲”,强调户籍管理的重要性。
    • 明代《食货志》记载“版籍多亡,田赋无準”,反映户籍与赋税的关系。
  2. 疆域、领土
    引申为国家的管辖范围。例如:

    • 宋代叶适《贺龚参政》用“復版籍於祖宗之故”指恢复疆域。
    • 《辽史》载“咸入版籍”,描述领土归属。
  3. 书籍(较少见)
    如《管子·宙合》注解中“修业不息版籍”,此义多用于早期文献。

二、历史背景

三、相关概念

资料参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后汉书》《辽史》等古籍,或参考汉典()、宋代政要文献()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俊包乘组报信变色漆敝舌蚩吻出现从令如流盗柄得神诋谰都良斗牌队率钝涩堵噎纺绩愤涛氛雾羔子钩摘管照害孩子寒蟾寒厅寒营宦游子阍竖监祠骄诩京腔极巧酒菜酒泉句婴君子人类成略窥一班连路留髠猫狸闷然冥遯末偻摸牌牡疝配当蛩声群蚁趋膻耍手段熟寝馊酸天度条式土步图卷宪府弦轸撷芼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