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消耳息的意思、耳消耳息的詳細解釋
耳消耳息的解釋
指聽聞所得的消息。 元 無名氏 《争報恩》第三折:“如今耳消耳息,打聽的 千嬌姐姐 有難。” 元 無名氏 《獨角牛》第二折:“我耳消耳息,打聽的 深州 饒陽縣 有箇小廝,喚做什麼‘吃劉千’,説那小廝一對拳,似剪鞭相似。”
詞語分解
- 耳的解釋 耳 ě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聰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耳房。鼎耳。 聽說:耳聞。耳軟。耳順
- 息的解釋 息 ī 呼吸時進出的氣:鼻息。喘息。歎息。窒息。瞬息萬變。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甯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養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兒女:子息。 利錢:息
網絡擴展解釋
“耳消耳息”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ěr xiāo ěr xī,其核心含義是指通過聽聞獲得的消息或傳聞。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理解:通過“耳”(聽覺)接收并“消”(消化、處理)信息,最終形成“息”(消息)。
- 引申義:泛指從他人處間接聽到的傳聞或未經證實的消息,常見于古代戲曲或白話小說中。
2.古代用例
- 元代無名氏《争報恩》第三折中提到:“如今耳消耳息,打聽的千嬌姐姐有難。”
- 另一元代作品《獨角牛》第二折中也有類似用法:“我耳消耳息,打聽的深州饒陽縣有個小厮……”
這兩處均指通過聽聞探知他人動态或事件。
3.使用場景與特點
- 語境:多用于口語或非正式書面表達,強調信息的間接性。
- 現代適用性: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更多作為文學或曆史詞彙出現。
4.補充說明
- 近義詞:道聽途說、傳聞。
- 反義詞:親眼所見、确鑿消息。
- 注意:詞中重複“耳”字,可能為強調“聽聞”這一動作的反複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白話詞彙的用法,可參考元代雜劇或相關詞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耳消耳息》這個詞是用來形容事情不再耳聞目睹,逐漸消失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耳和消,耳是指耳朵,消是指消失;它的筆畫數是12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考證,但可以推測它是用來形容人們不再談論、傳播某種消息或事件。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耳消耳息》。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變體寫法,但主要還是使用這樣的形式。以下是一個例句:“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現在已經是耳消耳息了”。《耳消耳息》這個詞沒有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