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upid;thickheaded] 愚笨;愚昧
質性頑鈍
(2) [blunt knife]∶頑鐵鈍刀
(1).不鋒利的器物。 漢 劉向 《說苑·雜言》:“夫隱括之旁多枉木,良醫之門多疾人,砥礪之旁多頑鈍。”《晉書·張載傳》:“是以駑蹇望風而退,頑鈍未試而廢。”
(2).愚昧遲鈍。 漢 班固 《白6*虎通·辟雍》:“頑鈍之民,亦足以别於禽獸而知人倫。” 宋 陳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書書》:“某頑鈍隻如此,日逐且與後生尋行數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周克昌》:“問所學,則頑鈍如昔。” 葉聖陶 《火災·飯》:“孩子們真頑鈍,他們竟不能感應 吳先生 的心,暫耐這一刻。”
(3).指愚昧而遲鈍的人。 清 劉大櫆 《祭望溪先生文》:“誘而掖之,振聵開愚,卒令頑鈍,稍識夷途。”
(4).圓滑而無骨氣。《史記·陳丞相世家》:“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 漢 。”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猶無廉隅。”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嘉定玉玺》:“爵祿,天下之公器也,豈頑鈍亡恥者可攫也。”《二刻拍案驚奇》卷八:“ 李三 隻是忍着羞,皮着臉,憑他擘面啐來,隻是頑鈍無恥,挨在幫裡。” 梁啟超 《新民說》八:“夫人而至於唾面自乾,天下之頑鈍無恥,孰過是焉!”
(5).猶蹉跎。謂虛度光陰。 清 黃宗羲 《辭祝年書》:“乃不意頑鈍歲月,遂赢先公之十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頑鈍漢語 快速查詢。
“頑鈍”在漢語中是一個兼具本義與引申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闡釋:
一、指愚笨遲鈍,缺乏機敏
這一釋義源于“頑”的古義“愚妄”與“鈍”的本義“不鋒利”,組合後形容人頭腦不靈光或反應遲緩。例如《漢書·陳平傳》中“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即用此義,描述缺乏原則的庸碌之人。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如“生性頑鈍,難通文墨”。權威辭書《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将其标注為形容詞,釋義為“愚笨;不敏銳”。
二、指器物不鋒利或材質堅硬
此為本義的物理屬性延伸,《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特别标注此義項,例證可見“頑鈍鐵器經百煉方成利刃”的表述,強調物體表面粗粝、難以打磨的特性。該用法在工程技術文獻中仍具應用價值,如描述金屬加工時“頑鈍的刀具易導緻工件毛刺”。
參考資料
“頑鈍”一詞的含義較為豐富,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引申義
三、語境應用
四、注意
白沙堤傍午飽飯纏麻頭續麻尾朝辭倒頭飯大重風輕雲凈分條析理負任蒙勞附聲吠影服侍鋼筆套幹戾宮孫乖牾觀測官差骨骸詭禦和尚菜河勢黃穣穣環匝胡匪霍人虎帳錦颿髻子快舉連延麗妙亂董董幕胥難诘釀醖鑷撏噴沸前構钤記千篇一律清順清蘇耆童求盜敧邪曲生讓抗傻裡傻氣扇貝省究適遘睡思四至鐵甲艦彤帏無傳先見之明縣泉小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