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巧曆的意思、巧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巧曆的解釋

精于曆算的人。《莊子·齊物論》:“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文選·劉孝标<廣絕交論>》:“巧歷所不知,心計莫能測。” 李周翰 注:“言交道多塗,雖巧於歷數及心算之人,無能知測其委趣也。” 章炳麟 《四惑論》:“乃知 莊周 所謂‘齊物者,非有正處、正味、正色之定程,而使萬物各從所好’。其度越公理之説,誠非巧歷所能計矣。”


精于曆算的人。 唐 錢起 《秋夜作》詩:“浮生竟何窮,巧曆不能算。流落四海間,辛勤百年半。” 宋 陸遊 《久雨》詩之二:“巧曆莫能知雨點,孤桐那解寫溪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巧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巧曆指精于曆算的人,即擅長曆法推算或數學計算的人。該詞源自《莊子·齊物論》中的典故,原文提到“巧曆不能得”,強調即使最精于計算的人也無法窮盡某些複雜問題。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引證

    • 出自《莊子·齊物論》:“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 這裡用“巧曆”形容擅長計算的人,但莊子以此說明邏輯推演的局限性。
    • 後世文獻如《文選·廣絕交論》和章炳麟的《四惑論》也沿用此意,指代精于推算或難以測度的事物。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形容對曆法、數學有深入研究的人。
    • 也可引申為對複雜問題的精密計算,如章炳麟提到“非巧曆所能計”,強調某些問題超出計算範疇。

三、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莊子》及《文選》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巧曆的意思

巧曆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善于計算天文曆法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巧曆的部首是巳,巧曆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巧曆一詞的字義源自于古代,最早見于《東觀漢記·左師陳期傳》中。巧曆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巧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巧曆的寫法和現在略有不同。具體地說,古代巧曆字的寫法為“巳曆”,其中“曆”字的形狀為“月”上加“千”。

例句

1. 他是一位巧曆,對于曆法計算非常熟練。

2. 巧曆的專業知識使他在編制日程安排時非常準确。

組詞

巧曆可以組成一些詞語,如:巧算、曆法、曆算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技計、巧手、智者。

反義詞:笨手、愚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