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躤柳的意思、躤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躤柳的解釋

騎射術之一種。馳馬射柳。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躤柳》:“壬辰三月三日,在 金陵 預閲 李顯忠 馬司兵,最後折柳環插毬場,軍士馳馬射之,其矢鏃闊於常鏃,畧可寸餘,中之輒斷,名曰躤柳。” 明 楊慎 《藝林伐山·躤柳》:“軍中以端午走馬,謂之躤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躤柳是中國古代射箭競技中的一種特殊術語,指騎射者以箭矢射斷懸挂的柳枝或柳葉的技藝性活動。該詞最早見于遼金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習俗,後演變為軍事訓練項目,并在元代發展為宮廷慶典的重要環節。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躤”字本義為踐踏,此處引申為精準投射的動作,“柳”則指代作為靶标的植物枝條。

從曆史文獻考證,躤柳活動包含兩種形式:一為“馳馬插柳”,即騎手在疾馳中射斷固定位置的柳枝;二為“射葫蘆”,即在柳枝上懸挂葫蘆,射手需命中葫蘆使其墜落。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了清明節期間“軍校擊毬、射柳”的盛況,印證了該項技藝與節氣慶典的關聯性。

這項技藝要求射手具備高超的騎術和射術,元代詩人張憲在《端午詞》中描繪“白玉梢鞭響如雷,綠楊枝上捷穿來”的場景,生動展現了躤柳競技的視覺沖擊力。明代《帝京景物略》更詳細記錄了北京地區射柳活動的具體規則,包括使用去皮柳枝、設置不同難度靶标等技術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

“躤柳”(jí liǔ)是我國古代契丹族和女真族(滿族前身)的一種傳統騎射活動,也被稱為“射柳”“斫柳”“剪柳”或“走骠騎”。其核心形式是騎馬射柳枝,具體表現為:

  1. 活動形式:
    參與者需在馳馬過程中,用箭射向懸挂或固定的柳枝,考驗騎術和射箭精準度。這種活動常作為軍事訓練或節慶競技項目。

  2. 文化背景:
    契丹族和女真族作為遊牧民族,射箭與騎術是生存和戰争的重要技能,躤柳既具實用性,也帶有娛樂和儀式性質。例如,遼金時期常在端午節等節日舉行射柳比賽。

  3. 名稱關聯:
    “躤”字意為踐踏、疾馳,與騎馬動作相關;“柳”可能指代射箭目标(如柳枝),也可能象征活動場地的植物布置。

注意區分:
“躤柳”易與植物名稱“柽柳”(chēng liǔ,一種耐鹽抗旱的灌木)混淆,但兩者含義完全不同。柽柳屬于柽柳科,常見于黃河、長江流域,可用于防沙和編織(參考、4、5、6)。

如需進一步了解躤柳的曆史細節或具體規則,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民俗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罯罯暗祝擺劃辦買襃侈北邊本穑辨才壁延不然羼和船步畜耳詞翰德川家康鬥百草飯格棐彜分貝風鸢棼絲佛傘附蠃孤雛詭屈海洋生物河靈黃金分割火樹琪花狡謀屐齒之折忌月鞠場懼駭巨指扣火狂馳子狂恠匮止留牍冒難撲殺恰莫清寥砌台驅彈熱暍三憂上陽沈沒爽明稅粟寺臣鐵窨抟謎頽蕪脫坯妄取望眼巴巴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