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萬五千裡長征的意思、二萬五千裡長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萬五千裡長征的解釋

[long march] 見“長征”

詳細解釋

指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曆時一年,轉戰十一個省,最遠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的長征。見“長征③”(43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二萬五千裡長征”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略轉移事件,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釋

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包括紅一、二、四方面軍等)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轉移至陝北革命根據地的戰略行動。其總行程約二萬五千裡(實際行軍路線約3700-3800公裡),是中國共産黨和紅軍在極端困難條件下保存革命力量的壯舉。


核心要點

  1. 曆史背景

    • 直接原因:1933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撤離江西瑞金等根據地。
    • 深層背景:日本侵華加劇民族危機,紅軍在戰略轉移中提出“北上抗日”目标。
  2. 時間與範圍

    • 時間: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出發,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甯會師,标志長征結束。
    • 途經省份:江西、福建、湖南等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
  3. 關鍵事件與意義

    • 湘江戰役:紅軍從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
    • 遵義會議(1935年1月):确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挽救黨和紅軍。
    • 會師意義:保存革命骨幹力量,為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奠定基礎。
  4. 詞義延伸

    • 現代常比喻艱苦卓絕的奮鬥曆程,如“科技領域的長征”。

數據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戰役或人物事迹,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相關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萬五千裡長征》的意思

《二萬五千裡長征》是*********于1936年12月寫的一首長征詩,這首詩以詩意深遠的方式描述了中國紅軍在二萬五千裡長征中所經曆的艱辛與困苦,以及堅定的革命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二萬五千裡長征》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來源

《二萬五千裡長征》這個詞來源于*********的同名詩作,詩作以紅軍長征為背景,用豪邁激昂的筆調歌頌了中國紅軍的英勇鬥争。

繁體

《二萬五千裡長征》(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由于篇幅限制,這裡無法提供完整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注意的是,隨着曆史的變遷,漢字的形狀和結構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例句

這是一本關于紅軍長征的書,書名叫做《二萬五千裡長征》。

組詞

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