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思、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解释

[long march] 见“长征”

详细解释

指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见“长征③”(43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转移事件,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义解释

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等)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转移至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行动。其总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实际行军路线约3700-3800公里),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保存革命力量的壮举。


核心要点

  1. 历史背景

    • 直接原因: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离江西瑞金等根据地。
    • 深层背景: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红军在战略转移中提出“北上抗日”目标。
  2. 时间与范围

    • 时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结束。
    • 途经省份:江西、福建、湖南等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
  3. 关键事件与意义

    • 湘江战役:红军从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 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党和红军。
    • 会师意义:保存革命骨干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基础。
  4. 词义延伸

    • 现代常比喻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如“科技领域的长征”。

数据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役或人物事迹,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相关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思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于1936年12月写的一首长征诗,这首诗以诗意深远的方式描述了中国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苦,以及坚定的革命精神。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以下部首和笔画:

来源

《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词来源于*********的同名诗作,诗作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用豪迈激昂的笔调歌颂了中国红军的英勇斗争。

繁体

《二萬五千里長征》(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由于篇幅限制,这里无法提供完整的古代汉字写法。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汉字的形状和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例句

这是一本关于红军长征的书,书名叫做《二万五千里长征》。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