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均數的意思、平均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均數的解釋

(1) [average]

(2) 用幾個數的和除以這幾個數的個數得到的商。例如(5+6+7)÷3=6,6是5、6和7的平均數

(3) 對一筆款項或一個量取均等數

年降雨量平均數1000毫米

詳細解釋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相加的和除以相加的數的個數所得的商。如(3+5+7)÷3=5,5就是3、5和7的平均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平均數是統計學中用于反映數據集集中趨勢的核心指标。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其定義為"将若幹數相加後除以個數所得的數值",代表數據分布的均衡值。該概念在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标準》中被列為基礎統計量,主要包含三類計算形式:

  1. 算術平均數

    通過總和除以個數計算,公式為:

    $$

    overline{x} = frac{x_1+x_2+cdots+x_n}{n}

    $$

    適用于工資水平、考試成績等均勻分布數據,國家統計局在居民收入統計中常規采用該方法。

  2. 幾何平均數

    采用n個數值乘積開n次方計算:

    $$

    G = sqrt[n]{x_1 times x_2 times cdots times x_n}

    $$

    主要用于投資回報率、人口增長率等比率分析場景,中國人民銀行在通貨膨脹率測算中應用此類算法。

  3. 加權平均數

    根據數值重要性賦予不同權重:

    $$

    overline{x} = frac{w_1x_1 + w_2x_2 + cdots + w_nx_n}{w_1+w_2+cdots+w_n}

    $$

    常見于股票指數編制、學術成績綜合評定等複合型評價體系,上海證券交易所在上證指數計算中運用該原理。

在實踐應用中,國家統計局《統計術語手冊》特别強調需注意極端值對算術平均數的幹擾,建議結合中位數、衆數進行綜合分析。當前該方法已延伸至機器學習領域,成為k-means聚類等算法的核心運算單元。

網絡擴展解釋

平均數是統計學中最常用的集中趨勢指标之一,主要用于反映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計算 算術平均數(通常簡稱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将所有數據相加,再除以數據個數。數學公式為: $$ bar{x} = frac{1}{n}sum_{i=1}^{n}x_i = frac{x_1 + x_2 + cdots + x_n}{n} $$ 例如:計算3、5、7的平均數為(3+5+7)/3=5。

核心特征

  1. 均衡性:平均數相當于将數據總和均分到每個個體
  2. 敏感性:易受極端值影響(如數據中存在極大或極小值時,平均數會明顯偏移)
  3. 數學性質:所有數據與平均數的離差之和為零

典型應用場景

注意事項 • 當數據分布嚴重偏态(如收入數據存在巨額財富)時,中位數可能更具代表性 • 不同量綱的數據不可直接計算平均數(如同時包含身高和體重的數據集) • 存在缺失值時需采用特殊處理方法(如删除或插補)

延伸概念 除算術平均數外,還有幾何平均數(適用于比率數據)、調和平均數(用于計算平均速率)等變體,但日常所說的平均數默認指算術平均數。

别人正在浏覽...

犇馬比配補給傳繕貙氓初獻詞訟單覂單劣誕昭調印地方劇第功東西晉演義敦讓蠹物二儀繁體非常時期諷傳楓子鬼孤策貴禦鼓潤合拱黑暗核議花堆錦簇環集環行講盟結讬繼發症卷耳鞠通闌删兩聽連倫立部南雅弄嘴弄舌賠奁頻仍乾僵乞兒相啓瞶振聾七托八轉石囷雙方貪谀天不假年甜蜜動聽通牒亡辜亡友違條舞法武鬥崄岨現時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