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罪。亦指沒有罪的人。《漢書·鮑宣傳》:“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毆殺,一死也;治獄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時氣疾疫,七死也。”《新唐書·李德裕傳贊》:“ 漢 劉向 論朋黨,其言明切,可為流涕,而主不悟,卒陷亡辜。”
“亡辜”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áng gū,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中的典型案例,可參考《漢書》等史料來源。
《亡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遭受無辜的冤屈或者受到冤枉。指感到惋惜,對自己又無奈又懊悔。
《亡辜》的部首是亠和厶,它的拼音是wang2 gu1,其中亠部分是頭部,厶是一個獨立的部首。
《亡辜》的筆畫數為7,分别是:丨(1畫)、一(1畫)、一(1畫)、口(3畫)、厶(2畫)。
《亡辜》原本是古代漢字,由于曆史的發展,它被統一簡化為“亡辜”,在繁體字中保持原有的簡化形式。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亡辜》的寫法略有差異。亡的上方多有一個扁平的部分,辜則多寫為辛在上,口在下。
1. 他冤枉的被判了************,真是太亡辜了。
2. 那位被錯判的年輕人始終忍受着亡辜的指責。
3. 雖然他已經被平反,但是他内心對那段冤屈的經曆仍然充滿了亡辜之情。
1. 亡羊補牢:意為及時采取措施來盡量補救已經發生的錯誤。
2. 無辜:意為不由己地受到冤屈或冤罪。
3. 冤屈:意為受到冤枉和不公正待遇。
冤屈、冤枉、冤情。
有理、公正、正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