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詩人 皮日休 、 陸龜蒙 的并稱。二人友情深笃,詩風相近,互相唱和的詩篇很多。 宋 王禹偁 《桂陽羅君遊太湖洞庭詩序》:“前不見 劉白 ,後不見 皮 陸 。”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古人酬唱不次韻,此風始盛于 元 、 白 、 皮 、 陸 。”
“皮陸”是晚唐時期兩位文學家皮日休與陸龜蒙的并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1. 人物背景與關系
2. 文學創作特點
3. 文學史評價
4. 并稱的由來
“皮陸”不僅代表晚唐詩壇的獨特創作群體,也體現了文人交遊唱文學傳統。其作品兼具社會關懷與形式探索,但對後世的影響存在争議。
《皮陸》是一個成語,形容農田中的土地非常幹燥,沒有水分。這個詞在中國南方的方言中較為常見,用于形容旱幹土地。
《皮陸》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皮”和“陸”。
“皮”的康熙部首是“皮”,它的基本筆畫數為五畫。
“陸”的康熙部首是“阝”,它的基本筆畫數為八畫。
《皮陸》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綢缪》中:“遊子吟,其害于我,皮陸駱趾。”這句詩形容了土地幹燥、缺乏水分,給農田帶來困擾和災害。
繁體字“皮陸”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古代寫作“皮陸”的方式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多大差别。
1. 這片土地幹燥得像皮陸一樣,急需雨水滋潤。
2. 幹旱的夏季,農民們頭頂着灼熱的太陽在皮陸上努力耕種。
皮開肉綻、陸軍、河中之陸。
旱地、幹旱。
濕潤、沃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