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诗人 皮日休 、 陆龟蒙 的并称。二人友情深笃,诗风相近,互相唱和的诗篇很多。 宋 王禹偁 《桂阳罗君游太湖洞庭诗序》:“前不见 刘白 ,后不见 皮 陆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 元 、 白 、 皮 、 陆 。”
“皮陆”是晚唐时期两位文学家皮日休与陆龟蒙的并称。以下是详细解释:
1. 人物背景与关系
2. 文学创作特点
3. 文学史评价
4. 并称的由来
“皮陆”不仅代表晚唐诗坛的独特创作群体,也体现了文人交游唱文学传统。其作品兼具社会关怀与形式探索,但对后世的影响存在争议。
《皮陆》是一个成语,形容农田中的土地非常干燥,没有水分。这个词在中国南方的方言中较为常见,用于形容旱干土地。
《皮陆》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皮”和“陆”。
“皮”的康熙部首是“皮”,它的基本笔画数为五画。
“陆”的康熙部首是“阝”,它的基本笔画数为八画。
《皮陆》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绸缪》中:“游子吟,其害于我,皮陆骆趾。”这句诗形容了土地干燥、缺乏水分,给农田带来困扰和灾害。
繁体字“皮陆”和简体字相同,没有差异。
古代写作“皮陆”的方式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多大差别。
1. 这片土地干燥得像皮陆一样,急需雨水滋润。
2. 干旱的夏季,农民们头顶着灼热的太阳在皮陆上努力耕种。
皮开肉绽、陆军、河中之陆。
旱地、干旱。
湿润、沃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