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布。《呂氏春秋·貴生》:“ 顔闔 守閭,鹿布之衣,而自飯牛。” 許維遹 集釋引 洪頤煊 曰:“鹿,即‘麤’字之省。”
“鹿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鹿布”指粗布,即質地粗糙的布料。該詞最早見于《呂氏春秋·貴生》中“顔闔守閭,鹿布之衣,而自飯牛”的記載,描述隱士顔阖穿着粗布衣服勞作的情景。
詞源考據
“鹿”在此處并非指動物,而是“麤”(同“粗”)的省寫形式。古代文獻中常通過通假或省形方式簡化字形,如洪頤煊在《呂氏春秋》集釋中指出:“鹿,即‘麤’字之省”。
用法與延伸
文化背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隱士或貧寒者的衣着,反映簡樸生活方式。例如《遊包山集》提到“鹿布”時,亦與隱逸主題相關聯。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鹿”字的其他含義(如動物、姓氏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庫來源。
鹿布(lù b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鹿”和“布”兩個字組成。
“鹿”字的部首是“鹿”,它共有11筆;“布”字的部首是“巾”,它共有5筆。
“鹿布”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在古代,人們用鹿皮做成的布料叫做“鹿布”。因為鹿的皮膚質地柔軟且富有彈性,所以制成的布料具有舒適性和保暖性,非常適合制作衣物。
“鹿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鹿布」。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鹿布”可以寫作「鹿佈」。
1. 他穿着一件柔軟的鹿布衣服,感覺非常舒適。
2. 這塊鹿布可以用來制作一件溫暖的羽絨服。
鹿角、鹿獵、布料、鹿皮
牛皮、鹿皮、羊皮
蠶絲、棉布、綢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