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統籌的意思、統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統籌的解釋

[plan as a whole] 通盤籌劃

統籌全局

詳細解釋

通盤籌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史緻谔檔案》:“職道每與善後籌餉各局員紳統籌出入,未嘗不歎措手之難。”《清史稿·穆宗紀一》:“諭 曾國藩 統籌 江 北軍務。” 阿英 《許穆夫人》:“他統籌這樣情況,就替 齊國 做了一個援助 邢 衛 兩國,以增強 齊國 霸主威信,而不遭受損失的軍事計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統籌"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豐富的内涵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一、核心釋義

指統一籌劃、全面安排。強調從全局出發,通盤考慮各種因素和環節,協調各方資源或步驟,以實現整體目标或提高效率。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統籌"意為"統一籌劃"(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語義演變與擴展

該詞由"統"(總括、總領)與"籌"(謀劃、計算)組合而成,古漢語中已有類似用法,現代更突出系統性與整體性。《漢語大詞典》釋為"通盤籌劃",強調兼顧全局與局部的關系(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三、典型用法與語境

  1. 管理決策領域

    如"統籌規劃""統籌安排",指在複雜任務中協調人、財、物等資源。例:政府部門需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來源:教育部《現代漢語常用詞表》,2008年)。

  2. 數學與運籌學

    "統籌方法"指通過數學模型優化流程,華羅庚曾推廣"統籌法"以提高生産效率(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數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3. 政策與民生領域

    常見于"城鄉統籌""統籌兼顧"等表述,體現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例:社會保障制度需統籌不同群體需求(來源:《社會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

四、權威文獻佐證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進一步說明其包含"掌控全局、綜合平衡"的深層語義(來源: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在古典文獻中,《史記·貨殖列傳》"籌策得失"已蘊含類似思想,體現中華文化對系統思維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

“統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ǒng chóu,其核心含義是統一籌劃、通盤規劃,強調從全局角度協調資源與任務,以實現整體最優目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詞義解析

    • “統”指總括、整合,“籌”指計劃、謀略,合意為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系統性安排。
    • 英文對應詞為plan as a whole,體現整體性思維。
  2. 核心特點

    • 全局性:需超越局部利益,以整體目标為導向;
    • 動态性:根據環境變化調整計劃,保持靈活性;
    • 協調性:平衡資源、時間、人力等要素,避免沖突。

二、應用場景

  1. 項目管理
    如影視劇組中,統籌需協調拍攝計劃、場景搭建、演員調度等,确保各部門高效配合。

  2. 經濟與企業管理

    • 優化資源配置,如生産計劃、人力資源分配;
    • 制定戰略時兼顧短期效益與長期發展。
  3. 公共政策
    政府通過統籌城鄉發展、社會保障等,促進社會公平與效率。


三、實施方法

  1. 明确目标:确定核心任務與優先級;
  2. 資源整合:統一調配人力、物力、財力;
  3. 動态調整:根據進展實時修正計劃;
  4. 兼顧平衡:協調各方利益,避免顧此失彼。

四、文化内涵

“統籌”體現了中華文化中的整體思維,如“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哲學觀,強調在複雜系統中把握平衡與協調。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方法論,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搜狗百科、和訊網等)。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默把色兵營成績沖和窗間過馬楚龔辭金蹈海滴點地台都句奪膽房栊發意豐霳風軔滾鍋含冰茹檗環屈滑易踐敭澆蕩驕悍敬授尻脽老措大躏蹙陵暴靈武林缬忙郎滿實毛裡求斯面毛鳴琴而治暮子炮火配飨樸質撒歡三鼎殺越生力兵審悉十眉市梢孀寡霜台黍累四門館嗉袋速斷讨閑天童寺渟膏脫毛琬圭娴麗曉識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