簟席的意思、簟席的詳細解釋
簟席的解釋
竹席。《禮記·喪大記》:“大斂於阼,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葦席。” 陳澔 集說:“簟席,竹席也。”《荀子·非十二子》:“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南中 醖酒……以指中心刺作一竅,布放簟席上,以枸杞葉攢罨之。” 清 劉大櫆 《祭張閑中文》:“何池亭之幽邃,敷簟席以連床。”
詞語分解
- 簟的解釋 簟 à 竹席:竹簟。簟笰(車上的竹席篷)。 竹名:簟竹。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 席的解釋 席 í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卧,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葦席。竹席。涼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席。宴席。酒席。
網絡擴展解釋
“簟席”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簟席”讀作diàn xí,指用竹篾或蘆葦編織而成的席子,主要用于夏季鋪床或鋪地以消暑納涼。其本義源于竹材(“簟”字從竹),但古代文獻中有時也包含蘆葦材質,如《禮記》提到不同身份者使用不同材質的席子:君主用簟席(竹席),大夫用蒲席(蒲草席),士用葦席(蘆葦席)。
二、古籍例證與文化内涵
- 禮儀象征:簟席在古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例如《禮記·喪大記》記載,喪禮中君主使用簟席,體現等級制度。
- 生活用具:荀子《非十二子》描述“簟席之上”承載聖王文章,說明其作為日常坐卧用具的普遍性。
- 文學意象:宋代李清照詞中“紅藕香殘玉簟秋”以“玉簟”代指竹席,賦予其清涼、孤寂的詩意。
三、材質與用途擴展
- 竹制:以細密竹篾編織,表面光滑涼爽,如、4所述,是古代貴族夏季寝具的首選。
- 蘆葦制:部分文獻(如)提到“衽席”與簟席的關聯,顯示不同材質的席子在功能上有所區分。
四、現代應用
如今“簟席”一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日常口語中更多稱“竹席”或“涼席”。其古雅意蘊仍常見于詩詞賞析和古籍研究。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詞引用,可參考《禮記》《荀子》等典籍,或查閱李清照《一剪梅》等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簟席》這個詞,是指用簟子或竹制品做成的席子。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拆分部首和筆畫:《簟席》這個詞的部首是竹(⺮),它共有15個筆畫。
- 來源:《簟席》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簟子是一種床上用品,用竹條或其他材料編制而成,供人們睡覺或休息時使用。它的制作原材料是竹子,因此取名為《簟席》。
- 繁體:《簟席》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簟席」。
-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字形書寫方式,「簟席」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簟字古時候的寫法是「⺭䯤」,而席字古時候的寫法是「⺍」。
- 例句:我們家裡用的床上用品包括了蚊帳、簟席等。
-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簟席》這個詞的相關組詞包括簟子、竹席等。近義詞有席子、涼席等,而反義詞則是棉被、床墊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