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怒猊的意思、怒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怒猊的解釋

憤怒的獅子。形容筆勢或文風遒勁。《新唐書·徐诰傳》:“嘗書二十四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雲。”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 陳維崧 ﹞《賀新郎·席上呈芝鹿先生》:‘話到英雄方失志,老鶻飛來傑傑……’筆勢亦如怒猊俊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怒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ù n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二、典故與出處

  1. 《新唐書·徐诰傳》
    記載徐诰的書法風格被描述為“怒猊抉石,渴驥奔泉”,意為像憤怒的獅子抓裂石頭、饑渴的駿馬奔向泉水,比喻其書法剛勁奔放。

  2. 清代文學引用
    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用“怒猊俊鶻”形容陳維崧的詞風,進一步擴展了該詞在文風上的應用。


三、用法示例


四、相關成語


五、總結

“怒猊”兼具具象與抽象含義,既可描繪獅子的兇猛姿态,又廣泛用于藝術評論和文學修辭,是漢語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彙。如需更詳細典故分析,可參考《新唐書》或書法鑒賞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怒猊的意思

怒猊(nù ní)是一個成語,形容猛烈的怒氣。猊即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它的樣子像獅子,擁有獅子的威武和威嚴。

拆分部首和筆畫

怒猊的部首為犬(quǎn),筆畫數為20。

來源

怒猊這個成語來源于《尚書》中的記載。舊時賢士忠臣會經常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們心中的怒氣,以表達自己對不公平和不正義的憤怒。

繁體

怒猊的繁體字為「怒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怒猊的寫法可以是「怒狸」,這是因為古代人們将這種神獸形容為狸貓的形狀。

例句

他聽了領導的批評後,臉上閃過一絲怒猊的神色。

組詞

巨怒、猛怒、憤怒

近義詞

暴怒、大怒、發怒

反義詞

喜笑、怡然、歡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