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溝壑。《墨子·明鬼下》:“今吾為祭祀也,非直注之污壑而棄之也。”《淮南子·原道訓》:“終身運枯形于連嶁列埒之門,而蹟蹈于汚壑穽陷之中。”
“污壑”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ū hè,其核心含義是“溝壑”,指代低窪的坑谷或髒污的溝渠。以下是詳細解釋:
“污壑”屬于偏書面化的詞彙,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代。若需進一步探讨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墨子》《淮南子》等文獻。
污壑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水泥污濁的河道或溝渠。該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污和壑。
污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水,它的筆畫數為4畫。壑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土,它的筆畫數為9畫。
污壑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最早出現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在該小說中,諸葛亮将水泥污濁的河道稱為“污壑”,用以形容險惡艱險之地。
在繁體字中,污壑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多有變化。然而,污壑這個詞的寫法保持穩定,沒有出現過明顯的改變。
以下是一些使用污壑這個詞的例句:
1. 這條河道已經變成了一條污壑。
2. 在他們的看法中,城市的下水道是一個污壑。
3. 那個地方是一個以破敗污壑為特色的背街小巷。
與污壑相關的組詞有:
1. 沼澤:形容水泥污濁的濕地。
2. 爛泥:形容含有污物的濕土。
3. 泥潭:形容淤泥積水的地方。
與污壑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肮髒:形容有污漬或污物的。
2. 肮髒:形容不潔淨、發污的。
3. 惡臭:形容散發出難聞氣味的。
與污壑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清澈:形容清澈透明的。
2. 幹淨:形容沒有污物的。
3. 無瑕:形容完美、沒有痕迹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