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桧風·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鬵。” 毛 傳:“亨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亨魚,則知治民矣。”亨,“ 烹 ”的古字。後以喻治民。 宋 王應麟 《玉海·帝學·慶曆迩英閣講詩》:“三月戊午講《匪風》‘誰能亨魚’。上曰:‘ 老子 謂治民若烹小鮮,義近是乎?’ 丁度 曰:‘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參見“ 烹小鮮 ”。
“烹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兩個層面理解,以下為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烹”指煮制或烹饪方法,例如“烹茶”“烹調”;“魚”為水生脊椎動物。結合字義,“烹魚”即烹饪魚類食物的行為。
例如:提到“烹魚”出自《詩·桧風·匪風》,字面解釋為“烹饪魚”。
古法烹饪
部分資料(如、2)提到“烹”的一種做法:先将食材用熱油略炒,再加入醬油等調料快速攪拌後盛出,如“烹對蝦”可類推至魚類。
“烹魚”在古典文獻中具有比喻意義,尤指治國理政的智慧:
現代語境中,“烹魚”多保留字面含義,指具體的烹饪魚類菜肴。其引申的治理思想則常見于學術或曆史讨論中,需結合語境理解。
“烹魚”既是日常飲食行為,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政治智慧的象征,體現了“以物喻理”的語言特色。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引用,可參考《詩經》及宋代相關文獻。
《烹魚》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用烹饪的方式來制作和烹煮魚類食物。
《烹魚》的部首是火(huǒ),共有18畫。
《烹魚》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其中,“烹”為烹饪的意思,“魚”指魚類。所以,“烹魚”可以理解為用火烹煮魚類。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人對食物的烹饪技藝的總結和命名。
《烹魚》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烹魚」。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烹魚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烹”的古字是「傍」,意為靠近;而“魚”的古字是「魚」,與現代漢字稍有差異。
1. 她用獨特的烹魚技巧,給這道菜增添了無限的風味。
2. 他的飯館以烹魚類菜肴著稱,吸引了衆多食客。
與《烹魚》相關的組詞有:
1. 煮魚
2. 魚肴
3. 蒸魚
4. 炒魚
5. 烤魚
與《烹魚》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魚烹
2. 魚菜
3. 烹調魚類
4. 魚品
5. 魚食
與《烹魚》意思相反的詞語是:
1. 生魚
2. 沒烹過的魚
3. 魚生
4. 鮮魚
5. 未烹饪的魚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