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捧持的意思、捧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捧持的解釋

恭敬地托着、拿着;環抱形地握持。 唐 楊巨源 《酬崔驸馬惠箋百張兼贻四韻》:“捧持價重淩雲葉,封裹香深笑海苔。”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所擎之爐……備極人巧而不甚重,取其便於捧持也。” 秦牧 《藝海拾貝·英雄手中的花束》:“現在的英雄石像,右手握住步槍,左手屈到胸前,捧持花束,英武莊嚴,神采奕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捧持"作為漢語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用雙手托舉或承托物品的動作。《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雙手托着,恭敬地拿着",強調動作的鄭重性與儀式感。該詞由兩個單字複合構成:"捧"字甲骨文象形為雙手承物之态,《說文解字》釋作"奉也,承也";"持"字金文從手從寺,本義為握執,《玉篇》注解為"執也"。

在具體使用層面,《現代漢語詞典》指出該詞包含三個語義維度:①物理動作——雙手協同承托物體;②心理狀态——持有敬畏謹慎的态度;③文化内涵——體現禮儀規範,常見于祭祀、進獻等莊重場合。漢典網特别補充其引申義項,指對珍貴事物的小心維護,如"捧持家傳典籍""捧持國寶文物"等用法。

該詞的近義系統包含"捧托""持捧""奉持"等詞,反義系統則有"丢棄""抛擲""棄置"等。在曆時演變中,唐代文獻已見成熟用例,如杜甫《病橘》詩"捧持且驚歎",宋代《太平廣記》載"捧持經卷"等,印證其作為書面雅言的穩定語義傳承。

網絡擴展解釋

“捧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解釋

發音與注音

應用場景

  1. 禮儀場合:如古代祭祀、喪葬儀式中,描述雙手托舉祭品或遺體的動作(例:“士擡起屍體,衆男女捧持”)。
  2. 文獻記載:唐代楊巨源詩句“捧持價重淩雲葉”,清代《蟲鳴漫錄》提及“備極人巧而不甚重,取其便於捧持”,均體現其書面語色彩。

語體色彩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柏檟拔舉綁腿閉市駁彩赤章垂裕道兒電影機隄塘地頭蛇功蓋天下貢行官老爺寡雙寒顫黃連素花式護眎交競教研組借鏡基金會禁壓九館仙糧塗溜浄龍蛻麻将靡貨暖孝旁激配禦蓬島愆過遣閑喬做衙慶父秦诿楚諈氣序羣行任木入庠喪家犬三男子舍不得省罷勝負神竦心惕使院失指泝遡探身田蠶望道薇歌聞雷失箸無所不談鄉試象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