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蓬萊山 。 唐 李白 《古風》之四八:“但求 蓬島 藥,豈思農鳸春?” 清 唐孫華 《同年沉昭嗣明府談杭州西溪之勝》詩:“ 桃源 與 蓬島 ,仙界疑未遙。”參見“ 蓬萊 ”。
“蓬島”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其含義與神話傳說及文學意象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蓬島”承載了中國古代對長生與仙境的想象,既是神話地理符號,也是文學中常見的隱喻,用以寄托對超然境界的追求。其文化内涵在詩詞、傳說中曆久彌新。
蓬島(péng dǎ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蓬(péng)是由“艹”和“松”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9個筆畫;島(dǎo)是由“山”和“土”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8個筆畫。
蓬島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山海經》中的記載。根據文獻中的描述,蓬島是在東海之中的一座神秘小島,常常隱現于雲霧之中。這個詞也常被用來比喻一個難以捉摸的、神秘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蓬島被寫作「蓬島」。
在古代,蓬島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蓬島還可以寫作「蓬洲」,但其意思和現代的蓬島相同。
1. 他心中的蓬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2. 這片蓬島被一片白雲遮掩着,看起來像是天上的仙境。
蓬島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一些常見的組詞包括:
- 蓬萊:指傳說中仙山,比喻勝地。
- 蓬戶:指茅屋,比喻簡陋的住所。
- 蓬頭垢面:形容人待不悅,頹廢不修。
與蓬島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蓬萊、仙境、神秘之地。
與蓬島意義相反的詞語包括:平原、實地、人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