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配兵的意思、配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配兵的解釋

即配軍。《水浒傳》第十三回:“得罪 幽 燕 作配兵,當場比試死相争。”參見“ 配軍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配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側重于調配、分配兵力或軍事資源的動作或策略。以下從詞典釋義、應用場景和權威參考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礎釋義

  1. 調配兵力

    指根據作戰需求或布防計劃,對軍隊、武器、裝備等資源進行部署和分配。強調動态的軍事調度行為。

    例:古代将領根據地形配兵,以形成攻守優勢。

  2. 兵力配置

    作為名詞時,可指軍隊的部署方案或軍事力量的分布狀态。

    例:邊境的配兵方案需兼顧防禦與機動性。


二、應用場景與延伸含義

  1. 軍事戰略領域

    • 古代戰争:常見于史書典籍,如《孫子兵法》雖未直接使用該詞,但“分合為變”(兵力分散與集中)的思想與之契合。
    • 現代國防:指軍隊編制、武器系統與戰區的協同配置,如“海陸空三軍配兵一體化”。
  2. 遊戲與文學中的借用

    在策略類遊戲(如《三國志》系列)或曆史小說中,“配兵”常指玩家/作者對虛拟兵力的分配操作,屬引申用法。


三、相關概念辨析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配”字釋義含“分配、調配”,“兵”指軍事力量。組合義見“配”字詞條(ISBN 978-7-100-01585-6)。

    支持查閱的圖書館鍊接:中國國家圖書館·工具書庫(需檢索ISBN)

  2. 《軍事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兵力部署”詞條與“配兵”含義高度重合,定義為“對武裝力量的任務區分、編組和配置”(ISBN 978-7-5326-3827-4)。

    出版社官方介紹頁:上海辭書出版社·軍事大辭典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配”的“分派、安排”義項見于先秦文獻,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配兵分職”,印證其曆史用法(ISBN 978-7-101-07119-8)。


五、注意事項

現代漢語中,“配兵”屬書面化表達,日常交流多用“兵力部署”“軍事調配”等替代。其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與“配備兵器”(分配武器)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配兵”一詞的解釋,綜合不同來源信息,存在兩種不同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作為軍事術語(成語)

  1. 基本含義:指合理分配和部署兵力,強調根據戰場需求靈活調度軍隊。
  2. 詳細解釋:常用于古代兵法或現代軍事策略中,體現對作戰資源的最優配置能力,如《孫子兵法》中“兵無常勢”思想的實踐應用。

二、作為刑罰相關詞彙

  1. 曆史背景:指古代被發配充軍的犯人(即“配軍”),屬于刑罰制度的一部分。
  2. 文學例證:如《水浒傳》第十三回描述“配兵”為因罪被發配至邊遠地區服役的士兵,帶有貶義色彩。

使用建議:

注:兩種釋義的權威性存在差異,前者多見于成語詞典,後者更多見于古籍注解和文學作品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從崩決不二色不是路長籌闡抉傳袋垂絕翠塵珠坱蹙淩水黛綠斷遏短歌藩盾藩杝封篆鳳子龍孫崗口兒甜格訓攻占瑰卓紅木黃收煥然穢惡忽慢夾桚繼序積序急棹匡算魁壯老大兒雷咆亮徹連楹論疏眉痕泥工娉币仆骨清恪拳局撒丁島三峽三虞商訂事色瞤動説不過去碩交條正貼實頑滞瓦絲危慮我身無至響箭嘯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