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峽的意思、三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峽的解釋

[the Three Gorges (Qutang Gorge,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 of the Yangtze river] “長江三峽”的簡稱,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在長江上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之間,長193公裡

詳細解釋

(1). 四川 、 湖北 兩省境内, 長江 上遊的 瞿塘峽 、 巫峽 和 西陵峽 的合稱。 晉 左思 《蜀都賦》:“經 三峽 之峥嶸,躡 五屼 之蹇滻。” 宋 陸遊 《登樓》詩:“歌聲哀怨傳 三峽 ,行色凄涼帶百蠻。” 明 王廷相 《秋日巴中旅行》詩:“江險深 三峽 ,雲寒暗 五溪 。” 陳毅 《詠三峽》詩:“少小出 三峽 ,風物晝夜看,總嫌太狹窄, 吳 楚 天地寬。”

(2). 廣東省 北江 自 英德 至 清遠 間的 中宿峽 、 大廟峽 、 浈陽峽 的合稱。見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三峽》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峽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三峽"是漢語中特指長江上遊三段峽谷組合而成的自然地理名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定義,三峽指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位于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交界處,全長193公裡,是長江切割巫山山脈形成的險峻峽谷群。

從地理構成分析:

  1. 瞿塘峽(重慶奉節至巫山段):以"夔門天下雄"著稱,兩岸峭壁高500-700米,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
  2. 巫峽(重慶巫山至湖北巴東段):綿延45公裡,十二峰群構成"巫山雲雨"的獨特景觀,《水經注》載"兩岸連山,略無阙處"。
  3. 西陵峽(湖北秭歸至宜昌段):以灘多水急聞名,現存"兵書寶劍峽"等曆史遺迹,《中國國家地理》記錄其地質構造含震旦系至三疊系岩層。

文化内涵方面,"三峽"在漢語中承載着詩畫意境。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即描繪瞿塘峽晨曦,宋代陸遊《入蜀記》詳載三峽水文特征。現代語境中,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賦予該詞新的科技内涵,官方資料《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載其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

語言學角度,"三"表複數集合,"峽"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兩山夾水",準确概括了三峽地貌特征。該詞彙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标注為專有名詞,讀音遵循"Xiá"的古音保留。

網絡擴展解釋

“三峽”是長江上遊三個著名峽谷的合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位于長江上遊,從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延伸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約193公裡(不同文獻記載略有差異,如《三峽》原文稱“七百裡”,實際約400裡)。

二、地理特征

  1. 地勢險峻:兩岸連山,重岩疊嶂,隱天蔽日,非正午或夜半難見日月(出自郦道元《水經注》描述)。
  2. 水流湍急:夏季漲水時“沿溯阻絕”,船行速度極快,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三、文化意義

四、其他含義

廣東省北江曾有“三峽”别稱(中宿峽、大廟峽、浈陽峽),但現多指長江三峽。

如需了解三峽大壩等現代工程信息,可進一步補充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百蟲倉白袷半壁江山八線材薮遲明沖激舂人慈恩得虧地闆蠟诋劾地雷陣鬥辨方來未艾飛豹肺泡高招庚泥乖沮官桂廣秀官養貫劄記不真赍發捐階眷眷林珍六玉六齋龍生九種鸾車胪唱賣傭男兒兩膝有黃金鬧酒能勾旁穿劈殺瓊草三位一體湯湯蕩蕩山肴海錯沙錢神仙人詩筆世韻吮卒私隱探本條師鐵甲兵輪捅樓子銅律脫險完璞瓦甃委禽謝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