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Three Gorges (Qutang Gorge,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 of the Yangtze river] “長江三峽”的簡稱,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在長江上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之間,長193公裡
(1). 四川 、 湖北 兩省境内, 長江 上遊的 瞿塘峽 、 巫峽 和 西陵峽 的合稱。 晉 左思 《蜀都賦》:“經 三峽 之峥嶸,躡 五屼 之蹇滻。” 宋 陸遊 《登樓》詩:“歌聲哀怨傳 三峽 ,行色凄涼帶百蠻。” 明 王廷相 《秋日巴中旅行》詩:“江險深 三峽 ,雲寒暗 五溪 。” 陳毅 《詠三峽》詩:“少小出 三峽 ,風物晝夜看,總嫌太狹窄, 吳 楚 天地寬。”
(2). 廣東省 北江 自 英德 至 清遠 間的 中宿峽 、 大廟峽 、 浈陽峽 的合稱。見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三峽》。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峽漢語 快速查詢。
“三峽”是長江上遊三個著名峽谷的合稱,具體解釋如下:
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位于長江上遊,從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延伸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約193公裡(不同文獻記載略有差異,如《三峽》原文稱“七百裡”,實際約400裡)。
廣東省北江曾有“三峽”别稱(中宿峽、大廟峽、浈陽峽),但現多指長江三峽。
如需了解三峽大壩等現代工程信息,可進一步補充提問。
三峽是一個常見的名詞,它指的是中國長江上的三個峽谷,即白帝城、巫峽和西陵峽。三峽位于重慶市、湖北省和湖南省之間,是中國最壯麗的自然景觀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三峽的部首是一部字,它的拼音是"yī",筆畫數為一。峽的部首是山,它的拼音是"xiá",筆畫數為十。
來源:三峽這個詞是根據地理位置而得名的。中國長江的三峽地形非常特殊,以此來稱呼這一地區便被統稱為“三峽”。
繁體:三峽的繁體字形為「三嶽」。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三峽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差别。
例句:我們計劃明年去三峽旅遊。
近義詞:三峽的近義詞有峽谷、峽口等。
反義詞:三峽沒有特定的反義詞。
組詞:三峽的組詞有三峽大壩、三峽遊輪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