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條正的意思、條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條正的解釋

謂逐條訂正。《後漢書·曹襃傳》:“此制散略,多不合經,今宜依禮條正,使可施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條正"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條理化的方式修正或治理。《漢語大詞典》将其訓釋為"逐條修正",強調系統性整理的特點。從詞源學分析,"條"取《說文解字》"小枝也"的引申義,喻指分列條目;"正"據《玉篇》"定也"之說,含匡正之意。

該詞在文獻中的實際運用可見于史籍典章:如《宋書·禮志》載"條正儀注",指系統規範禮儀制度;《後漢書·陳寵傳》"條正法令"則指逐項修訂法律條文。在構詞法上,"條"作狀語修飾動詞"正",形成偏正結構,這種語法特征常見于漢代以降的公文用語。

現代漢語中雖已鮮用此詞,但其構詞邏輯仍影響着"條陳""條析"等學術用語。需注意的是,《古代漢語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多用于典章制度的系統性修訂場景,具有鮮明的官方文書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條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逐條訂正
    這是該詞的核心含義,源自《後漢書·曹襃傳》:“此制散略,多不合經,今宜依禮條正,使可施行。”

    • 用法:指對文本或制度進行逐條修正、整理,使其符合規範。例如古代修訂禮制時“依禮條正”。
  2. 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擴展為“言辭、行為端正”,形容人處理事情公正無私。但此解釋在古籍和權威文獻中較少直接體現,可能是基于“條”與“正”單字含義的引申。

二、用法與例句

三、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拔地搖山朝夕共處成連籌款大慮黨組單口相聲蛋類豆俎短屏惡實發兵奉拜汾酒罘思袱駝庚信觀山翫水汩汲海盜海驢熇蒸宦寺穢嫚徽名交衢交讓刊滅坑降饋糧良駿梁孟卵硯陸渾山錨定毛路暝途蟠互朋樽評閱切歎伽荼麴室三節人從散情上釣傷勇山居神抶電擊遂功隨即歲律夙夜天津條約宛藏韋帶緼黂聞風遠揚下串心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