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檔子的意思、檔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檔子的解釋

(1).卷宗,簿冊。 清 陸隴其 《三魚堂日記》卷上:“又《陝西提督李思忠墓志銘》注雲:本朝用薄版五六寸,作‘滿’字其上,以代簿籍。每數片,輒用牛皮貫之,謂之檔子。”《紅樓夢》第十一回:“禮單都上了檔子了。”

(2).指群體中物與物間隔處。 王少堂 《武松·大鬧飛雲浦》:“到了樹林半腰中,樹檔子寬闊的地方,家丁隨着把酒席擔子、包裹一起放下。”

(3).量詞。用于事件。猶件,樁。 老舍 《黑白李》:“愛情不是他們兄弟倆這檔子事的中心,可是我得由這兒說起。”

(4).量詞。用于成組的曲藝雜技等。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走到了 西長安街 ,他看到一檔子太獅少獅。會頭打着杏黃色的三角旗,滿頭大汗的急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檔子”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卷宗/簿冊
    指存放文件、記錄的冊子或分類文檔。例如《紅樓夢》第十一回提到“禮單都上了檔子”,此處指将禮單登記入冊。古時也寫作“檔案”,如清代陸隴其記載用薄版記錄的“滿”字檔子。

  2. 物體間隔處
    表示群體中物體之間的空隙。例如王少堂在《武松·大鬧飛雲浦》中描述“樹檔子寬闊的地方”,即樹木之間的間隔。

  3. 量詞用法

    • 用于事件:相當于“件”“樁”,如老舍《黑白李》中“這檔子事”。
    • 用于成組表演:如《紅樓夢》提到的“一檔子打十番的”(指一組樂器表演)。

二、引申含義

  1. 等級/品質區分
    源自“檔”字的擴展義,指事物的水平或質量等級。例如商品分為“高檔”“低檔”,或學術成就的檔次劃分。

  2. 方言或特殊用法
    部分地區可能表示時間或空間上的空隙,如“排檔子”指攤位間的間隔。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查閱原始資料,可參考滬江詞典、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檔子》這個詞是指一種箱子或容器,通常用于儲存物品或存放文件。下面将分别介紹它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語。 拆分部首:檔子的拆分部首是木(木字旁表示與木相關的事物)和⺘(又稱糸字旁,表示與紡織、布料相關的事物)。 筆畫:檔子一共八筆,分别是橫、豎、撇、捺、提、橫折、豎鈎、橫鈎。 來源:《檔子》這個詞最初源自于中國古代漢字的演變和使用。在古代,檔子是指衣袋或盛放物品的箱子。隨着時代的演進,檔子的意義逐漸擴展為一種記錄或儲存信息的系統,如檔案或存檔。 繁體:《檔子》的繁體字為「檔子」,檔的部分換成了「檔」,而子的形狀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規範中,檔子的寫法是由上至下先寫「豎」,再一筆落地寫「橫」,然後寫「橫折」,接着寫「橫鈎」,最後寫「豎鈎」。 例句:1. 我把文件都放在了辦公室的檔子裡。 2. 他打開了檔子,找到了他需要的資料。 組詞:檔案、存檔、檔案袋、檔案館、文件夾。 近義詞:箱子、盒子、櫃子、容器。 反義詞:開放、空無。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