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錦墩的意思、錦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錦墩的解釋

用錦裝飾的一種坐具。其狀略似長鼓。《水浒傳》第四二回:“ 宋江 哪裡敢擡頭。教四箇青衣扶上錦墩坐, 宋江 隻得勉強坐下。”《三國演義》第八六回:“ 後主 賜錦墩,坐于殿右,設禦宴待之。” 清 惜秋旅生 《維新夢·裁官》:“錦墩賜坐優元志,會聽承平奏樂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錦墩是中國古代家具中一種裝飾華美的坐具,其名稱由“錦”與“墩”組合而成。“錦”指用彩色絲線織出圖案的貴重織物,象征奢華;“墩”為無靠背、無扶手的圓形或鼓形坐具,常以木質或瓷質制成。

從形制特征看,錦墩多以硬木為胎,外覆錦緞、刺繡或缂絲面料,表面常配流蘇、璎珞等裝飾,底部設六足或八足支撐,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其高度約40-50厘米,適合席地而坐或搭配矮榻使用,盛行于唐宋至明清時期,多見于貴族宅邸、宮廷陳設或戲曲舞台場景中。

文化内涵方面,錦墩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承載禮儀功能。例如《紅樓夢》第三回描寫榮國府“地下面西一溜四張椅上搭着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兩邊一對高幾上茗碗瓶花俱備”,其中“椅搭”配套的坐具便包含錦墩類器物,體現傳統家居美學與等級制度。

文獻考據顯示,錦墩的工藝演變與絲綢技術、家具形制發展密切相關。明代《長物志》提及“繡墩”以雕漆、填漆為貴,清代《閑情偶寄》則強調其“宜矮不宜高,宜大不宜小”的尺度規範,印證了它在不同曆史階段的審美變遷。

網絡擴展解釋

“錦墩”是古代一種裝飾華麗的坐具,其核心特征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1. 定義與形制
    錦墩指用錦緞等貴重織物裝飾的坐具,形狀類似長鼓,通常為圓柱形或鼓形,上下兩端略收窄,中部稍寬。其材質多為木質或石質,表面覆蓋錦緞以顯尊貴。

  2. 用途與場合
    主要用于宮廷、貴族或正式禮儀場合,象征身份地位。例如《三國演義》中提到後主劉禅賜錦墩給使臣以示禮遇,而《水浒傳》中宋江被扶上錦墩的描寫則體現了莊重場合的使用。

  3. 曆史文獻記載
    該詞多次出現在古典文學作品中,如清代《維新夢·裁官》有“錦墩賜坐優元志”的描述,進一步印證其作為禮遇性坐具的功能。

  4. 字義解析

    • “錦”指華美絲織品,凸顯裝飾材質;
    • “墩”原指厚實的底座,在此特指坐具形态。

需注意,現代已無實物存世,其具體樣式主要通過古籍記載推斷。若需查看更多文學例證,可參考《水浒傳》《三國演義》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白色花本操伻頭标秀筆姿兒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不明才料赤車使者傳催窗挺但已點将地闆蠟底片端衣蠹克發愁翻蘇改絃高儁篙人高啄龜城還欵寒香豪魁鶴露幻眇火急火燎降服焦恻交叉景運金痍抗鬥可知愧感兩當曆訪陋規銮躅某家囊縮拟斥盤器氣品啟塞叴叴仁風升極四白松子踏混木踏繩土造瓦燈無貳慮無奈篠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