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蟠木的意思、蟠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蟠木的解释

(1).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纲 《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

(2).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 。《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 ,南至于 交趾 ,西济于 流沙 ,东至于 蟠木 。” 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 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 ,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裴駰 谓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四》:“ 阴陵 朝北附, 蟠木 引东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 ,地东至 蟠木 ,南至 交趾 。 蟠木 者,一曰 榑木 ,则 扶桑 也。”参阅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一·五帝本纪》、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蟠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本义与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盘曲的树木

指枝干屈曲盘旋的树木,多因生长环境恶劣或树龄古老所致。

例证:

《史记·礼书》载:“譬若蟠木根柢,轮囷离诡。”此处以盘根错节的树根比喻事物的复杂根基。

《汉语大词典》释义:“蟠木,指盘曲的树”。


二、引申义:喻指隐逸贤才

因蟠木形态奇特难为匠人所用,古人借其隐喻未被发掘的贤能之士。

典故溯源:

唐代白居易《答箭镞》诗云:“蟠木讵堪明主用?”以“蟠木”自喻怀才不遇。

《辞源》释:“蟠木,喻不为人知的贤才”,典出《后汉书》注引“蟠木为器,需待良工”。


三、文化意象的演变

从自然物象到人文象征,“蟠木”在文学中形成双重意象:

  1. 物质层面:象征天然奇崛的树木形态,常见于山水诗文;
  2. 精神层面:承载古代文人“才美不遇”的集体心理,成为怀才不遇的经典隐喻。

权威参考来源: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
  4.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蟠木”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1. 盘曲难为器的树木
    指枝干盘曲、形态奇特而难以加工成器具的树木。此义项最早见于汉代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比喻看似无用之物,经过雕琢或机遇可成珍贵器物。

  2. 传说中的山名
    一说为东海中的神山“扶桑”,与古代神话相关。《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颛顼“东至于蟠木”,孔广森注引《海外经》称其位于东海,山上有屈蟠三千里的大桃树。


二、地理考释

部分学者(如杨牧青)认为,“蟠木”可能代指古代东海区域的岛屿,包括今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此观点结合了《庄子·秋水》“蟠木不生”的描述,推测其与地理环境相关,但属于引申解释,未形成广泛共识。


三、其他用法


“蟠木”的核心含义集中于盘曲的树木与神话山名两类,其他解释多为引申或学术推测。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其意。

别人正在浏览...

璈管宝赤刀宝床北固卑秩鷝鴋昌瑞超救成规陋习成贾穿花凤惮慴登览樊卢凤靥鲋蛰之穴敢谏鼓根由官民诡冒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呵浪鱼横劲鸿健镮钏江櫂阶进截头路进廒经邦纬国精密静雅金縢军户开目灵光殿躶体啰赢鬘陀瞀视米廪虐饕鸟伸牛蓑女教破镜重合千方百计谦洽求言敺除乳贙省理泝源铜柱退艄畏畏聬聬斡准芜薉详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