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位貌的意思、位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位貌的解釋

(1).官位和容貌。《文選·任昉<為蕭揚州作薦士表>》:“勢門上品,猶當格以清談;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 李善 注:“言英俊之材居於下職,豈可以位卑貌陋而不用。”

(2).指顯達者的儀态。《新唐書·盧邁傳》:“叔 下邽 令休沐過家, 邁 終日與羣子姓均指使,無位貌之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位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官位與容貌
    指官員的職位等級和外形容貌。這一含義強調社會地位與外在形象的結合,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文選·任昉<為蕭揚州作薦士表>》中提到:“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即指不能因職位低微或外貌普通而忽視人才。

  2. 顯達者的儀态
    指身份顯赫之人的舉止風度。如《新唐書·盧邁傳》記載,盧邁與家族晚輩相處時“無位貌之異”,意為不因地位高低而區别對待,體現平等态度。


二、用法與示例


三、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參考《文選》《新唐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位貌

位貌(wèi mào)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指一個人的相貌或容貌。它由兩個部分組成:位和貌。

拆分部首和筆畫

位(wèi)是由立部和立字旁組成,總共有七個筆畫;貌(mào)是由言部和目字旁組成,總共有十二個筆畫。

來源

位貌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左傳·文公六年》,用以描述人的外貌。

繁體

位貌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位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位貌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位以「⺅冖立」,貌以「言目旁」寫作「⺅冖立⺀目」。

例句

1. 他雖然位貌平常,但是氣質獨特,吸引人的目光。

2. 她的位貌清秀,給人以好感。

組詞

1. 貌美(mào měi):形容一個人容貌美麗。

2. 質貌(zhì mào):指一個人的品質和相貌。

3. 貌似(mào sì):形容外貌看起來像是,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近義詞

1. 相貌(xiàng mào):指一個人的容貌、相貌。

2. 面貌(miàn mào):指外貌、面容。

反義詞

毫無位貌(háo wú wèi mào):形容一個人的相貌十分普通、丑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