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隊中專司吹號的人員。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一群號兵在涼亭裡掙紅了臉吹着銅的號角,吹出不和諧的聲音。” 張天翼 《最後列車》:“‘集合!’團長叫。號兵迎着風吹集合號。”
“號兵”是軍隊中負責吹奏號角或軍號的士兵,主要職責是通過特定的號聲傳遞指揮命令、協調行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號兵指軍隊中專司吹號的士兵,通過號聲執行指揮信號,如集合、沖鋒、撤退等。他們也被稱為“號手”,是傳統軍事通信的重要角色。
職責與作用
曆史沿革
延伸含義
在成語或比喻中,“號兵”可代指具有警示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預警信號、标志等。但此用法較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若需進一步了解號兵在特定曆史戰役中的案例或現代軍隊中的演變,建議查閱軍事史相關文獻。
號兵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口部首和兵部首。口部首代表這個漢字的意思是與口有關,兵部首代表與軍事有關。號兵的拆分部首共有9畫。
號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軍隊中的角色。號兵是一個負責傳達軍事命令或發出警報的軍人。在古代,戰鬥中常常使用號角傳達指示,因此號角聲也被稱為"號"。而兵部首則指示了詞義與軍事有關。在繁體中,號兵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有許多不同的字體形式。號兵在古代可以寫作"號兵"。古代的寫法往往更加繁複,字體筆畫數也較多。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形式逐漸簡化,號兵的寫法也變為現在的形式。
1. 特種部隊的號兵用號角發出了沖鋒的指令。
2. 在過去的戰争中,號兵在軍隊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組詞:號令、號手、號角
近義詞:官兵、軍士、軍人
反義詞:平民、百姓、平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