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學名詞。指人耳所感覺到的由兩個振動頻率相近的聲波所合成的強弱相間的聲音。 郭沫若 《歸去來·前線歸來八》:“又有飛機的拍音,熄了燈。”
"拍音"主要有兩個層面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 物理學定義(核心概念) 指兩個振動頻率相近的聲波疊加時,人耳感知到的周期性強弱變化現象。例如當頻率為440Hz和442Hz的兩個音叉同時發聲時,每秒會産生2次強弱波動(即拍頻為2Hz)。
現象特點:
2. 音樂術語(次要用法) 個别資料中提到其可指代音樂中節奏強弱的處理技巧,如控制節拍停頓或力度變化。但此用法在物理學語境中較少見,可能屬于引申義或術語混用。
文學實例: 郭沫若在《歸去來·前線歸來八》中,用“飛機的拍音”形容發動機聲波與空氣振動産生的物理現象。
拍音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拼音為pāi yīn。下面将對拍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拍音的部首是手(扌)部,拼音筆畫數為4畫。
拍音是由“扌”部和“百”部組成,表示用手拍打的聲音。它描述了通過手的動作産生的聲音。
拍音的繁體字為「拍音」。
在古時候,拍音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的寫法可能因年代和地區而有所差異,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1. 他用手拍音,給了一記響亮的巴掌。
2. 在音樂會上,樂手們齊心協力地演奏出美妙的拍音。
拍手、敲拍
拍打、擊打
輕柔、輕拍
【别人正在浏覽】